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军事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木生
出品人:
页数:5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1-4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374065
丛书系列:汉唐阳光人文图书
图书标签:
  • 張木生
  • 历史
  • 中国研究
  • 政治
  • 思想
  • 李零
  • 张木生
  • 中国
  • 文化史
  • 历史观
  • 文化批判
  • 社会思潮
  • 历史哲学
  • 文化研究
  • 中国文化
  • 知识分子
  • 现代性
  • 转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一方面,“‘中国模式’、‘大国崛起’、‘儒家文化’不但可以救中国,而且还可以救世界”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另一方面,腐败丛生,贫富分化,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要求“自由、民主、宪政”,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吁声不绝于耳。“左派”与“右派”之争日益白热化,中国又到了路径选择的关键时期。

我们现在推崇的“传统文化”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大国崛起”是美好愿景还是春秋大梦?“普世价值”真的能救中国吗?国有企业就是社会主义吗?三十年来,我们建成了什么特色?……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向何处去?我们曾问过无数次的问题,在当下这个发展关键期,更是不能不问。然而,问题是现下的选择太多,有用的太少。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被时间和实践证明过的、行得通的新民主主义道路。本书中,作者通过对李零多篇作品的解读,探讨了当下中国的路径选择,以其汪洋恣肆、言之凿凿的行文风格,提出独到的见解。

书中不乏对中国现状的思考和批判,但不流于阴暗面的痛陈,博取肤浅之众的附和。而是层层深入,揪出现实背后的种种不和谐、不公正的本质,进而,在反思和批判中寻求更好的、更适合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1965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5~1972年在内蒙古插队。插队期间,结合农村实际,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及研究,就中国农业发展史及世界农业发展史发表过一系列文章,并就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提出了改革意见。

1973~1975年在内蒙古大学哲学系学习 ;1975~1980年在内蒙古商业学校教书;1980~198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1984~1990年任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1990~1993年任《中国百业信息报》(后为《中国税务报》)社长兼总编辑;1993~1995年任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专员;1996~2009年任《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

著有《超越左右说实话——财税体制与政府行为》(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年)。

目录信息

读张木生 刘源
自序
第一章 导读
一、文化立场和立场文化
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
三、古代的现代化和现代的古代化
四、西方中心论和中华老大论
五、东方、西方,三大异同
六、从骂祖宗到卖祖宗
七、自其常变而观之与自其不变而观之
八、东方专制主义与西方民主传统的偏见
九、五百年的大梦和大梦初醒
十、畜牲人类学和人类畜牲学
十一、战争与革命,革命是逼出来的
第二章 现状史学与史学现状的反省
一、李零与我
二、大历史观:自内以观彼,自外以观己
三、中国历史研究的三大主题:分期、停滞与萌芽
四、是历史怪圈还是思维怪圈
五、学习马克思,怀疑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六、从西方看中国,从中国看西方
七、资本主义的小国崛起与所谓的“大国崛起”
第三章 西方杀人艺术和普世价值观
一、李零: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
二、李零的时间表和几点感想
三、李零论“帝国主义的兴起”是西方军事史永恒主题
四、李零看富勒战争史的文化历史观
五、李零对富勒结论的结论
六、古今中外的恐怖主义
七、李零:中西比较,战争与革命中的文化历史观
八、李零有兵法,读史察体用(军事札记)
九、李零:写在后面的话
第四章 心路历程和路径依赖
一、李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智慧老人杜润生,引领民主二三事
三、中国特色再探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了几页,尤其是序言和正文一对比后,就能轻易发现这本书的鲜明立场(尽管作者自嘲说左右都不讨好)。军人的口吻,充满了臆断,个人的感情色彩特别浓厚,遣词造句没什么文采,基本上沿袭了党内整风文件的风格。 另外,作者所理解的民主仍然是政治游戏式,而忽视了民主作为一...  

评分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我读李零》,署名张木生,翻开一看,其实还有俩作者:刘源和李零。刘源为本书写了长达17页的序言;李零几乎出现在每一页里。本书就是张木生读李零著作的笔记。三人是老朋友,能谈得到一家去,观点难分彼此。李零藏着掖着的,张木生给拎出来了,...  

评分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我读李零》,署名张木生,翻开一看,其实还有俩作者:刘源和李零。刘源为本书写了长达17页的序言;李零几乎出现在每一页里。本书就是张木生读李零著作的笔记。三人是老朋友,能谈得到一家去,观点难分彼此。李零藏着掖着的,张木生给拎出来了,...  

评分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语言不顺,逻辑不严,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 至于书里的观点,“左派不用看,右派没法看”。 但愿他不是某些人说的,六代领导集体的智囊。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  

评分

转载自《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最近在多种报刊上,一再看到有学者提及张木生先生的新著《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我读李零》。 在书中,作者反复揣摩了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先生的著作,将他读李文时觉得“憋得慌的地方”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看到李零关于国家命运以...  

用户评价

评分

红二代的真实水平,民间文史爱好者~~~

评分

国学 战略

评分

尼玛…简直是盛香水的瓶子里装了一个屁,还浪费了我半个时辰去闻

评分

红二代的真实水平,民间文史爱好者~~~

评分

其价值在于,明白某种为政心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