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翻雲覆雨之政局 灤州獨立感言/3 戰機動矣/4 湯蟄仙進退兩難/5 保衛治安之不容緩/6 述夢/7 濛人要求獨立之非計/8 知人難/9 告張紹曾/10 靳內閣總辭職/11 翻雲覆雨之政局/12 海軍其終使國人失望乎/13 藉債還債之理財政策/14 對餘日章君報告之感想/15 負外交失敗之責任者有幾人/16 蔣夢摩主張之變幻/18 奉天會議宣言之真價值/19 願為董康進一解/20 統一中國之先決問題/21 張吳會晤以後將如何/22 張吳會見後之對國戰事/25 孫傳芳主和之索隱/28 國軍編遣程序大綱/30 編餘士兵之遣置問題/32 鐵部之築路計劃/35 統一商民組織/38 關於大赦案之意見/40 農業推廣之實施/42 第四度之五卅紀念/44 政治上進退之本義/46 請擬就有關東三省、外內濛與新疆問題 之研究題目以與拉鐵摩爾研討緻王寵惠函 /48 請檢送“戰後工業建設綱領”等案以備 國民參政會谘詢緻王寵惠函/49 為參政員選舉委員會開會事緻吳鐵城函/50 請即商討擬訂國府各種法規與吳鼎昌緻王寵惠函 /51 關於憲法條文適用問題緻陳立夫函 /52第二章 中國東南之大勢 選舉浙都督問題/55 江浙人民否認此屆省會/56 責成縣知事整頓印花稅/57 浙江實業銀行問題/58 東南大勢之前途/59 評摧毀封建勢力案/62 浙省二五減租之前途/64 再評禁止建祠立譜祭祖祀宗案/67 浙省藉徵田賦問題/71 四中全會之精神/73 四中全會對黨員訓令之意義/76 施行國防為中心的教育/80第三章 教育、新聞、青年與媒體 北京報界之月旦/85 《字林西報》之態度/86 大學區製停止以後/89 籌設省立鄉村師範提案/91 教育的理論與實際/93 切望輿論界於國難當頭積極負起言責/97 青年學生之言行應以國傢法紀與社會秩序為前提/98 負起責任維護教育秩序之安定/99 請代為說明對“修正教育部組織法案” 之意見緻狄君武函/101 請準辭國防最高委員會教育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函 /102 請《新聞天地》審慎處理政論性稿件緻蔔少夫函/103第四章 中國對日之態度 日本元老宣言之妄/107 今後之魯案/108 韓人楊春山之暗殺案/109 芳澤來華以後/110 告芳澤公使/112 今後對日之態度/114 濟南事件與善後/116 保障人權令之旨趣/118 五三紀念/120 停戰協定簽訂後不應存苟安心理/122第五章 外交與國際局勢 不戰何俟/127 俄人亦未為得計/128 英國總罷工之經過/129 外交趨勢與關稅會議/132 阿富汗政變之聯想/134 柯立芝為政之標語/136 英國工黨之勝利/138 海天鱗爪/140第六章 多難之國傢與民族 多難之國傢與國民/145 艱難嚴重之試驗期/147 外舅楊先生八十壽言/149 一個迴憶/151 外舅楊先生行述/154 何君育傑墓錶/156 十一月十一日雜記/158 談樂觀/160 論處世之道/161第七章 人物與社會關係 為收集鄒亞雲存稿與葉楚傖、柳亞子緻鄒弟函/165 為“五周年紀念增刊”約稿事緻四弟訓慈函 /166 突兀哉楊宇霆之死/167 無畏與自信/169 國葬中之救國談/171 為西安事變不剋隨侍緻蔣介石函/174 為廬山大學教授談話會事緻張嶽軍函 /175 緻吳鐵城函/176 緻陳立夫函/177 為《東南日報》事緻鬍健中函/178 約期再晤緻方豪函/179 送還原簽呈緻吳鐵城函/180 望請惠臨陪都緻錢穆函 /181 和風篇呈吾師張閬聲先生/182 書贈陳迨侄勉從軍報國/184 我所認識的邵翼如先生/185 勉四兒陳邁投軍古體詩/188 望請節哀自重緻葉實之函/189 請勿再堅卻總裁緻贈醫藥費緻徐復觀函 /190 臨終留呈蔣介石書/191 遺告處理身後事務十則留交蔣、金兩秘書函 /193 臨終緻張道藩函/195 臨終緻洪蘭友函/196 臨終緻潘公展、程滄波函/197 臨終遺夫人書/198 臨終遺訓慈、訓念、叔同諸弟書/199 臨終遺諸兒書/200 臨終遺副官陶永標書 /201 《子美集》後序/202 夏五社集愚園雲起樓即事得先韻/204 題亞子分湖舊隱圖/205第八章 迴憶錄 迴憶錄/209附錄 他人的視角 悼念布雷先生/283 重訴生平/288 陳布雷澹泊寜靜/293 記陳布雷先生/304 懷念布雷先生/317後記/322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