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化在中国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方文艺出版社
作者:唐戈
出品人:
页数:374
译者:
出版时间:2012-2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172497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anthropology
  • 社会史
  • 历史
  • Руссия
  • 文化研究
  • 俄罗斯文化
  • 中国视野
  • 文化交流
  • 民族传统
  • 社会习俗
  • 历史背景
  • 语言艺术
  • 思想观念
  • 民间艺术
  • 文化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梯。首先是在来自俄罗斯的各族群内部延续;其次是向与上述族群发生直接接触的人或人群传播;最后主要是通过上述人和人群向他们以外的人群和地区传播。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唐戈,中国人民大学毕业,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东北亚人类学和文化变迁。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68篇。

目录信息

几个概念的说明
第一章 19世纪中叶以来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第一节 传播的主体、途径和特点
第二节 有关这个问题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第二章 中俄混血人
第一节 中俄东段边界跨界民族形成的主要历史阶段
第二节 中俄混血人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第三节 文化边区、边缘人、双语现象和边缘文化
第四节 中俄混血人的族称和族群认同
第三章 俄罗斯文化在哈尔滨
第一节 俄罗斯文化在哈尔滨的历史
第二节 分立与交流:哈尔滨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一项历史人类学的研究
第三节 从哈尔滨俄裔在圣母帡幪教堂内的位置看这个族群的结构
第四章 俄罗斯文化在额尔古纳地区
第一节 额尔古纳:族群互动的历史与俄、汉两种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以阳村为例
第二节 俄罗斯文化对驯鹿鄂温克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东正教在中国
第一节 东正教的历史和特点
第二节 中国东正教现状
第三节 额尔古纳地区东正教历史概述
第四节 额尔古纳地区东正教:活动场所及相应活动
第五节 十字架、敖包与神树:人类学比较研究
第六节 额尔古纳地区中俄混血人的丧葬习俗
第七节 额尔古纳地区东正教节日
第八节 额尔古纳地区东正教的特点
附录一:圣母帡幪教堂巴斯克节“除夕夜”
附录二:奔走于两个国家之间——一个中俄混血妇女的口述历史
附录三:边缘族群的苦难记忆——关于俄裔的口述历史
后记
再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师的大作

评分

老师的大作

评分

老师的大作

评分

俄罗斯人从明朝时就与中国人接触了,直到北洋时期,约有20万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哈尔滨的道里区、南岗区为俄罗斯控制区域,为当时“北满”之中心。与其他国家来华的人群不同,来华的俄罗斯人大部分是俄罗斯的底层穷苦人民,来华的俄罗斯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市,整体呈西北-东南分布,越靠近西北俄人越多。由于当时的俄国属于相对先进的工业文明,在当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之大,如今的东北区域,仍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影响,建筑(如索菲亚教堂为代表的东正教堂),饮食如俄国食品(如大列吧、格瓦斯、果酱等),习俗(如复活节)。总体感受:国力决定文化影响力,在八十年代之前,俄罗斯人一直都以优势种族自居,大部分在华俄罗斯人,乃至中俄混血儿,能够移民、回籍、改族的,基本都改了。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同化能力,在当时收效甚少。

评分

五味杂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