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影秦淮》,本书图片与文字有着互文关系,文字因图而生,图片又为文字描述的事件提供了最好的形象说明。风流不忘爱国,这是秦淮河浆声灯影中的重要旋律。说起来也可笑,中国的文化人有时候真没出息。明亡于清以后,汉族士大夫没能耐复国,只好到秦淮河去爱国,在妓女中寻觅知音。自宋朝南迁,中国人的柔弱之风,逐渐恶习难改。武不能收复失地,文不敢针砭时弊,结果就只能一头扎进秦淮河的脂粉堆,在美人圈里打滚,在琴棋书画上消磨时间。有了这样的中国人,国家不亡也怪。醉生梦死造成亡国,亡了国,更加醉生梦死。
作为老城市系列之一,老南京由著名作家叶兆言执笔。 对于叶兆言,以前只知道他出身大家,并非查考过。在读这本书中,看到他讲到爷爷问他父亲的情况,并感叹大概是早已不在了。才查了下,原来这个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叶圣陶,他父亲就是叶至善。当然,这是题外话。 老南京这本书...
评分这本书先是一次去南京的短暂停留中,在一家二楼书屋看了一半,又买了回来在家看了另一半。这是一本关于南京这个城市的近代史,一张张老照片凝固的是那一瞬,作者又就着这一瞬给我们娓娓道来了关于南京城的种种前世今生。了解了关于这座城的历史,才明白她现在的之所以如...
评分这种书看起来很轻松,书中的大部分地名都熟悉,但背后的故事却遥远而陌生,也燃起了亲身前往感受一番的欲望。正是这种对比和期盼,让它们更显精彩、格外亲切。 目前发现2点不足:一是书中很多故事未注明时间,缺乏背景知识的我读起来很容易迷失;二是可能因为作者太爱南京了,...
评分如今,南京的名气和地位,是难以和人们动辄提及的“北上广”平起平坐的。但是她的沧桑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又岂是这三个城市可以比肩的?单凭一个“京”字,就足以和号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分庭抗礼。因此,对于南京的过往,就有了太多值得书写的地方。 南京是个文风...
评分老南京的风韵在城南,城南的风韵在秦淮,而十里秦淮的点睛之笔就在夫子庙。在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南京大萝卜眼里,夫子庙之于南京的地位,就好比现在的City of London之于London。其实往前推一千多年开始,十里秦淮就一直是繁华之地,直到明清盛极一时,富贾云集,佳丽荟萃。当时...
读罢,方才觉得开始对这座古城有稍许了解,想必以后走在新街口,游在夫子庙,路过鼓楼时又是另一番感受了,繁华与凋敝,风韵和落寞,都已消散在历史的滚滚尘烟中,而今,它温婉沉静,静待繁花盛开。
评分读罢,方才觉得开始对这座古城有稍许了解,想必以后走在新街口,游在夫子庙,路过鼓楼时又是另一番感受了,繁华与凋敝,风韵和落寞,都已消散在历史的滚滚尘烟中,而今,它温婉沉静,静待繁花盛开。
评分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城市的旧影;兴衰荣辱、风雅烂漫,创痛伤痕都淹没历史的烟尘里,能有幸被记忆被叹息到的,究竟太少。ps倒数第二张照片上的姑娘面相真好。
评分文字不算太好,老照片印刷质量不好
评分购于南京汉口路唯楚书店,14081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