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2.1 早期社会人类学研究中的乡村教育图景
1.2.2 民国时期教育界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社会调查的展开
1.2.3 20世纪后半期海外学者的相关著作
1.2.4 20世纪后期国內相关学科的部分研究
1.2.5 20世纪后期教育史学科的相关研究著作
1.2.6 小结
1.3 范畴界定
1.3.1 现代学校教育
1.3.2 乡村民众生活
1.3.3 浙西南山区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2 浙西南山区的区域背景
2.1 浙西南山区的地理环境
2.2 浙西南山区的社会历史变迁
2.2.1 建制沿革
2.2.2 人口繁衍
2.2.3 经济发展
2.3 浙西南山区的传统教育
2.3.1 官学
2.3.2 书院
2.3.3 学塾
2.4 落后的经济与并不落后的传统教育
参考文献
3 现代学校发展与乡村民众受教育情况
3.1 现代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
3.1.1 清末新式学堂的发端
3.1.2 民国前期学校规模的发展
3.1.3 民国后期学校规模的超常增长和回落
3.2 学校兼办成人教育的情况
3.2.1 清末至国民教育制度推行前的情况
3.2.2 国民教育制度实施后的情况
3.3 浙西南山区民众受教育情况的整体评估
参考文献
4 现代学校教育对乡村民众经济生活的影响
4.1 浙西南山区各种职业教育机构
4.2 学校毕业生的经济改良活动
4.3 学校教育机构的经济改良活动
4.3.1 浙江省农业改进所(英士大学农学院)的农业推广活动
4.3.2 其他学校的经济改良活动
4.4 学校教育对民众经济生活的有限影响及原因
参考文献
5 现代学校教育对乡村民众政治生活的影响
5.1 学校教育与浙西南乡村精英的“离乡”和“返乡”
5.1.1 现代教育与清末民初地方精英的政治启蒙活动
5.1.2 民国时期学校教育与乡村精英群体的“离乡”
5.1.3 民国时期乡村精英群体“返乡”后的政治活动
5.2 学校传播现代政治观念的努力
5.2.1 学校与乡村歌谣中传播的现代政治观念
5.2.2 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对乡村民众的政治宣传
5.3 学校教育与乡村民众参与基层政权活动
5.4 现代学校教育政治功能的凸显
参考文献
6 现代学校教育对乡村民众文化生活的影响
6.1 现代学校与民众传统信仰空间的现代转化
6.1.1 浙西南山区祠堂庙宇改为现代学校的情况
6.1.2 民众传统信仰空间向现代教育空间的转化
6.2 学校教育与传统习俗的突破
6.2.1 女子入学与身体解放
6.2.2 畲民教育与畲汉通婚
6.3 学校教育与民众现代体验的获得
6.3.1 学校与现代事物的传播
6.3.2 学校体育运动对民众心理的影响
6.3.3 学校与民众的“国际关系”体验
6.4 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学校
参考文献
7 村落个案:佳村和震东小学
7.1 佳村的地理、宗族和文教背景
7.1.1 “松川锁钥”
7.1.2 主姓宗族村落
7.1.3 地方传统文化和教育
7.2 震东小学的发展轨迹
7.2.1 清末佳村新式学堂的创办
7.2.2 民国时期震东小学的变迁
7.3 学校在村民生活变迁中的意义
7.3.1 士绅子弟:从儒生到专才的转型
7.3.2 普通民众子弟:文化启蒙和身份变化
7.3.3 佳村女子:身体的解放与职业的获得
7.4 村落与小学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8 结语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