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
1984年出生于川端康成笔下美丽的伊豆,3岁遭遇车祸,5岁时就有了将来要当日本首相的宏愿,13岁开始打工送报为父母分忧。
2003年“非典”高峰时,在没有人民币、没有中文基础、没有朋友的“三无”状态下,他拒绝了日本最好的东京大学,只身来到中国,从“零”开始在北京生活。
7年来他已然成为“中日交流的民间大使”、新时代的“遣唐使”,多次为国际会议担任同声传译、谈判助理;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南方周末》《新京报》、《环球时报》、《国际先驱导报》、人民网、NHK电视台、《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东洋经济周刊》、共同社等知名媒体发表文章或接受访谈;并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Vista看天下》、《人民中国》、凤凰网等担任专栏作家。仅2009年在中外媒体上共接受了318场正式采访,发表了200篇文章。
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日之前专门在北京大学接见了加藤。
他从川端康成笔下美丽的伊豆来,却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又能写出让许多专业记者都嫉妒的好文章。
他只是个“80后”高大帅气的大男孩,却已是未来中日关系的一个大人物。
他多年旅居中国,见证了这个飞速发展国家的欣欣向荣,也品味到了它的一些苦涩。“80后”、蜗居、博客的力量、记者的红包,他在学习、游历与教学,甚至是平凡的生活中,亲历、观察、记录着中国式变革的欣喜与阵痛。
在日本,别人骂他是卖国贼;在中国,他是“可怕的中国通”;
有人说他是潜伏在中国心怀叵测的间谍,而他自己说要永远献身于中日两国的外交事业,把“民间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
醒目的封面,质疑性的书名,加上一个日本人的名字,这样的书怎能不引起人的注意呢?看这本书的当晚,就在凤凰的《锵锵三人行》看到了这小子在那里侃侃而谈,除了发音有些口音之外,竟然完全没有语法错误,语言习惯完全和北京人一致,甚至连“牛逼”二字也说出口了。让我感到恐...
评分精神可嘉,但是毕竟还小,肚里的料和此书话题的定位还是不匹配。还是应该从小事写起,十年后再试试重写对这些话题的认识。
评分《中国,我误解你了吗?》的最大特点是:在分析中国现状的同时,也会将日本情况作为对比,为读者提出特别的视角去了解这两个国家。 客观的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无奈,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每天早上醒来刷微博,总是会看到一些刚被曝光的大大小小的社会安全问题,...
评分加藤嘉一,时下一个很火的中国通,现在头上各种光环,买这本书是看他究竟对中国了解到一个什么地步。 总的来说,对中日两国在人民和社会两个层面很实在的分析了个中差异,而且语言上比较迎合中国年轻一代,有别于中国那些50后60后的话语霸权。 对于80后群体,中国社会的大环...
评分难得有中文这么好的日本人,能够细腻的观察中国,表达自己的看法。虽然视点谈不上什么独特,新颖。但如对日中的地铁,大学生恋爱的不同等身边的点滴小事的细腻观察,也是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部分。 中日两国虽然近在咫尺,一衣带水,但两国的政治立场,保守的媒体等因素都导致...
为了办好加藤君来长沙的活动,抓紧时间把这本书看了,收获颇丰。
评分和稀泥的赞美,根本没有触及到本质的比较。是功力不够的不能,还是不想?
评分虽然泛泛之谈,不过在图书馆看得挺欢乐,有些地方不是太深入比较点到为止,估计也是斟酌着说话吧。
评分两个民族的性格
评分没什么好说的,一个半路出家的日本年轻人能拿起笔来写中文专栏,写成这样很不容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