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火神派源流概述 第一节 火神派释义 一、火神派的学术思想 二、火神派的宗师和传人 三、火神派的著作 第二节 火神派的历史渊源 一、理论渊源 二、时代背景 三、地域因素 四、历代医家的影响 第三节 关于火神派的评价和发掘第二章 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 第一节 阴阳为纲,判分万病 一、阴阳为纲,判分万病 二、阴阳两纲,各有实据 三、阴阳辨诀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注重阳气,肾阳为本 一、阳统乎阴,阳主阴从 二、肾阳为本,人身赖之 三、前人有关重阳观点 四、虽重阳气,亦论阴虚 第三节 首重扶阳,擅用姜附 一、首重扶阳,元气为本 二、擅用姜附,独树一帜 三、阳药运行,须知反应 四、常用扶阳方药举隅 五、经方法度与经典火神派 六、坚持辨证,绝非滥用 第四节 详辨阴证,多有创见 一、详辨阴证,揭示“真机” 二、真气上浮,须识阴火 三、虚阳外越,多有创见 四、阳虚欲脱,当识危候 第五节 失血诸症,多属阳虚 一、阳虚居多,十居八九 二、阳虚失血,阴象为据 三、月经诸症,须识阳虚 四、针砭时弊,驳斥旧说 五、医案例举 第六节 勘破阴霾,独辨阴火 一、辨认阴火,必现阴象 二、不囿市习,创立新说 三、内伤发热,独具只眼 四、医案例举 第七节 阴盛阳衰的病势观 第八节 火神派是第八个医学流派 一、火神派学术思想总结 二、火神派与伤寒派的对比 三、火神派与温补派的对比 四、火神派是第八个医学流派 五、有关火神派争议的看法 附:郑钦安医论选读 一、真阳论 二、元阴元阳论 三、论阳虚 四、论阴虚 五、论附子 六、论四逆汤(一) 七、论四逆汤(二) 八、失血破疑说 九、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辨解 十、辨认阴盛阳衰及阳脱病情 十一、郑钦安论医箴言第三章 火神派研究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 现代疾病的基本态势 第二节 导致阴盛阳衰态势的原因 一、伤于寒者仍多 二、中医西化的影响 三、滥用苦寒 四、不求经旨,不辨阴阳 五、过度劳倦,烦劳伤阳 六、房劳伤肾 七、睡眠不足,阳气受损 八、滥用抗生素、激素 九、慢性病多发,阳虚者居多 第三节 发扬火神派的其他理由 一、中医治疗急症的需要 二、治病层面问题的思考第四章 火神派医家介绍 第一节 吴佩衡 一、精辨寒热,十六字诀 二、推重阳气,擅用附子 三、从阴证论治出血和麻疹 四、崇尚经方,擅用峻药 五、常用方药经验 第二节 范中林 一、病有万端,但扶真元 二、善用姜附,经验娴熟 三、重视舌诊,辨识阴证 四、“口内少实火”论 五、阴证失血,不避辛热 六、常用方药经验 第三节 祝味菊 一、治人为本,扶阳为重 二、擅用附子,配伍独特 三、擅治伤寒,独树一帜 附:关于祝味菊是否火神派的争议 第四节 唐步祺 一、服膺郑氏,阐释其说 二、常用方药经验 第五节 卢崇汉 一、扶阳理念 二、常用方药经验 第六节 李可 一、推重阳气,立命之本 二、善辨阴证,多有卓见 三、重用附子,擅治危症 四、减毒措施,万无一失 五、常用方药经验 第七节 补晓岚 一、扶阳固正,擅用姜附 二、补一大药,独具特色 附:其他擅用附子医家第五章 附子用法综述 第一节 古代医家论述 一、仲景为擅用附子第一人 二、附子配伍的发展 三、历代医家论附子 第二节 应用指征 第三节 剂量与煎法 一、剂量 二、煎法 第四节 关于毒性问题 一、古人早有认识 二、怎样避免附子中毒 三、附子“五禁”和药后“三问” 四、附子中毒解救方法 五、半夏、附子同用的问题 第五节 近现代医家应用经验第六章 编著者体会和验案 第一节 体会 一、理论适用,临床有效 二、附子运用的三A原则 三、先要打好伤寒基础 四、不要偏执僵化 第二节 治验病例 一、头面五官病症 二、心肺诸症 三、脘腹杂病 四、肠道疾患 五、血证 六、其他杂症参考文献后记再版附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