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拉福德(William Bradford,1590-1657):“五月花號“公約起草人和簽署者之一,普利茅斯殖民地的核心骨乾。自1621年被推選為普利茅斯殖民地總督之後,布雷福德繼任超過30屆,他堅定的信念和齣眾的智慧、忍耐和勇氣,是普利茅斯殖民地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
本書以“五月花”號抵達美洲鱈魚角新普利茅斯港為界,記錄瞭這次航行前後自1608到1647年近40年的故事。上部10章,講述最初的起因、移居荷蘭並確定定居美洲的經過。下部26章,敘述到達美洲之後他們所經曆的所有重要事件,如:疾病、飢餓和死亡;與英國本土冒險傢的閤作與衝突;農場管理製度及移民與農場之間的協議;與印第安人、荷蘭人等的交往、貿易;殖民地教會事務;政治、經濟活動;戰爭與和平;新英格蘭殖民地聯盟等等。
通過作者細緻真誠的描述,以及所展示的諸多曆史性文件,讓今天的讀者宛如看到一部濃縮的曆史。在布拉福德筆下,清教徒們執著於自己的信仰,他們為信仰付齣瞭昂貴的代價,卻開創齣一個嶄新的世界。如同世上的光,他們的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他們的故事,今天仍對著我們的良知、信心和勇氣說話。
文/ 阿信 我是从高中历史课本上知道有“五月花号公约”的。但阿忆说得好:“中学文科课本,毁掉了很多人学习知识的兴趣。假如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像教科书中描述的那样索然无味,谁还会喜欢历史?”最近读到“五月花号”船上乘客、“五月花号”公约的起草人之一,威廉·布拉福...
評分基于宗教、历史和中英文基础上的扎实功底,吴丹青的翻译非常精准流畅文字优美。这本书是近400年前的亲历者(美国普利茅斯第二任总督)的原始手稿,流失几百年,几经辗转才得以在20世纪初在美国面对公众发行。我在读它的同时,也在阅读同时期英国清教徒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
評分这本书的原稿大约作于1623年前后,作者布拉福德是搭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大陆的第一批乘客,并在船上签下了《五月花号公约》。登岸后,布拉福德担任了31届普利茅斯总督,见证了英国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失败的全过程。书稿于1776年被英军带到伦敦,1897年被美国马萨诸塞州索回后公之...
評分这本书的原稿大约作于1623年前后,作者布拉福德是搭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大陆的第一批乘客,并在船上签下了《五月花号公约》。登岸后,布拉福德担任了31届普利茅斯总督,见证了英国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失败的全过程。书稿于1776年被英军带到伦敦,1897年被美国马萨诸塞州索回后公之...
評分基于宗教、历史和中英文基础上的扎实功底,吴丹青的翻译非常精准流畅文字优美。这本书是近400年前的亲历者(美国普利茅斯第二任总督)的原始手稿,流失几百年,几经辗转才得以在20世纪初在美国面对公众发行。我在读它的同时,也在阅读同时期英国清教徒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
拿到手就感覺這本書長得好長啊,但是看起來很舒服,不知是不是最新的排版方式。內容上沒有過多的新意,但是非常嚴謹,喜歡北美曆史的可以收藏一下。
评分總有種乾巴巴的感覺,也許是我對清教徒背景瞭解太少?
评分這是一部偉大的清教徒見證,上帝將生命與慈愛賜給他們,上帝也眷顧保守他們的心靈。他們曾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瞭,卻不至死亡,似乎不為人知,卻是人所共知,似乎要死,卻因信仍然活著。因為萬事互相效力,好讓他們在雲裏、火裏得到益處,在試煉中信靠上帝。人不是隻靠飲食而活,我們既有清教徒彩雲一樣的見證,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 存心忍耐,奔嚮前麵美好的路程。共勉。
评分內容上重要. 譯筆可讀.
评分曆史在一本真實地記載曆史的書中得以還原,正如以上評論中所說,如果我們的曆史課程能夠在忠實人性忠實事實的基礎上來教授的話,那麼我們對人的瞭解會更透徹、真實。 這本書最震撼人的一點是即使是在那個年代,道德情操非常高尚的清教徒,他們卻也是人,而談到人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們不能避免的就是人是“生在罪中,長在罪中”的,所以,即使是這樣的一個社群,也沒有能夠脫離人與人間的各種矛盾,到書的末尾布拉福德不免傷感地提到瞭最後,在普利茅斯的教會和社群終於不得不分開……但是,這也正反證瞭上帝的偉大和他給人的那種恩典,我們雖然是敗壞的,但是可以藉著與上帝的和好,最終建立瞭一個人類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政權——美國,充分認識到人的罪性並且設法抑製之的一個偉大政權。 今日的美國正在拋棄上帝,也正在這偉大的道路上越離越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