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2年离开上海,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作品还有小说集《传奇》、《流言》,长篇小说《十八春》,自传《对照记》。
隨着環境、時代、心境的變遷,張愛玲的小說進入轉變期,雖然她的靈感仍以上海和香港雙城為主,並保有一貫冷眼看世情的敏銳,但手法卻更加圓融成熟,最明顯的是從早期濃烈外放的風格,逐漸凝鍊昇華為自然素樸,更接近她所追求的創作理念。
譬如〈色,戒〉,整篇精簡如詩,寫盡女人「感情強烈到是甚麼感情都不相干了」的悲哀;
〈相見歡〉細細白描出四個老太太圍爐閒話當年的場景,卻有餘韻不盡的淒涼;
〈同學少年都不賤〉藉著境遇大不相同的兩個女孩多年後重逢,來表達人生變化無常;
〈五四遺事〉嘲諷西化後中國青年追求理想婚姻和戀情的心態;〈小艾〉則透著張愛玲小說中少見的光明溫情……
張愛玲曾說:成名要趁早。
她自己當然做到了,只是她或許沒想到,這一篇篇故事竟能流傳至今,不曾稍減其光華,甚至發展成「張學」,影響後代無數讀者,並不斷被改編成電影、電視、舞台劇等各種藝術形式,實為近代文學史上罕見的成就
李安改编张爱玲小说《色·戒》很流行时,朋友来电问我看过电影没?我答没看。那是李安的电影,不是张爱玲的文字。以张爱玲的对世事通透的解读和她文字的格调,绝对不可能卖弄“色”而忽略“戒”。 以色事人是女人的悲哀,哪怕是为“主义”。张爱玲的小说在此基调上展开。 王佳...
评分张爱玲是自己最喜欢的女作家,当她的《色戒》仅仅是某炉香作品集的一篇时。 由于李安要拍她的《色戒》,这篇文章单独成了册,电影刚刚开拍,各种样式的小册子便现于各大书店,有专门讲故事的,有加了点评论的,有讨论《色戒》的历史背景的,还有加郑苹如生平的,大多制...
评分下午在图书馆写稿子写累了,翻了张爱玲的小说看,翻到《色,戒》,想起之前看到别人说:李安很机灵,不选张爱玲巅峰时期的长篇《倾城之恋》去拍个战争爱情片,非找了个张爱玲后期的中篇《色,戒》来拍了个半色情片。 其实张爱玲的小说,基本上中学时候都看过了,但那时候看是...
评分引子:第一次看《色戒》是在两年前的这个时候,记得也是一个很冷很冷的晚上,我兴致勃勃的跑到教室里看集体电影,还有一个老教授做讲解,其实当时纯粹是猎奇的心里,想看看这被封杀的片子到底“色”到什么程度,也算是给自己上的启蒙课了。结果很遗憾,我们看的是删节版,所有...
评分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已经面世很久了,假如没有李安和那部电影,恐怕它不会像现在这样洛阳纸贵,充其量也就是研究者的对象,不会成为今天大众人人争说的“八卦”,——即便是资深张迷,之前对这篇小说也是见仁见智,但却没有像现在这么热捧。 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人们经常...
色戒是真写得好啊。
评分@2018-06-29 13:15:18
评分張愛玲的文字太有電影感了,那個時代的真正的愛情註定是無法圓滿的,他愛她,她愛他,這是真的,駭人的華麗。永遠的王佳芝和易先生。
评分一种失败的预感,像丝袜上一道裂痕,阴凉的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王佳芝对易先生是迷糊的爱,易先生对王佳芝是清醒的不爱。王佳芝的爱是她从梁闰生的始终厌恶以及对邝裕民由爱生恨的情感中推断出来的,她动心在于易先生那天在灯光下是温柔怜悯的神情,区别于前者的异样的目光的一种灯光营造的不真实的悲哀神情。清醒的色让易先生险些葬身美人局,比色多一点的情让王佳芝悲惨收场。戏演砸了。
评分感觉比《倾城之恋》的集子要逊色一些,这本集子更成熟,也更平淡,可能是作者在那时的亲身感悟所写,书中角色都有一种飘零流落他乡的不安全感。张爱玲对1947年的政治环境体验和我们全然不同,这个视角倒是闻所未闻的,不过确实没法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