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修翻译。曾任港大中文系助教、《快报》编辑、亚洲电视节目创作主任/节目部副经理、音乐工厂制作总监/总经理、商业电台广告创作及制作部主管/商业电台制作创作顾问/商业电台顾问。现全职写字。
华语乐坛著名词作者 其歌词作品累计4000余首,获得奖项无数,名篇佳作俯拾即是,广为传唱,“林夕作词”已融入几代华人的音乐记忆。同林夕长期密切合作过的著名歌手有:张信哲、王菲、郑秀文、陈慧琳、陈奕迅、谢霆锋、古天乐、古巨基、成龙、林忆莲、张国荣、梅艳芳、张敬轩、梁汉文、陈小春、林一峰……2008年林夕更以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大江南北,老少皆知。
专栏作家 长期在香港各大媒体撰写专栏,众所瞩目,如“颠倒梦想”专栏(《U Magazine》,2006年至今),“十方一念”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专栏(《明报周刊》,2006年至今)等。
自2008年起在内地陆续出版《原来你非不快乐》(2008)、《曾经》(2009)、《我所爱的香港》(2009)等书,掀起一股持续而强韧的林夕热,广大夕迷终于可从书里了解到简约奇妙歌词背后的真正林夕。
天空就算再深,看不看得穿那密云,还得看我们的目光,有没有为单向狭隘的视野所蒙蔽。必然要看到乌云开始镀上金边,才算好景,那我们的希望也必然投资于过眼云烟。要懂得欣赏不同的好风景,先由扩阔眼界、跳出画框开始。”——林夕
《就算天空再深》与林夕此前出版的作品迥异,展现的是一个我们不熟知的婉而多讽、嘲喻相间的林夕。如副标题“零八零九无常世”所透露的那样,书中的文章大部分写于零八和零九年。那是名副其实的多事之春夏秋冬,世情总是风起云涌,感受总是大悲大喜。林夕在文章中写雪灾、谈地震、评奶粉、看奥运,鉴台知港,知时论世。原来,紫蓝红与青空蓝天哪个好,取决于我们要不要看。哪怕眉头骤满密云,只要把自身的因缘与外在的世界看得更开阔,就无所谓伤感。
真没想到,拿幽幽暗暗的歌词做书名,里面却是嬉笑怒骂不青不红的政治言论。 我想说,林夕也许对政治现象有可能成熟的见解,但写在纸上的给我读起来的却是不那么纯正的嬉笑怒骂,有些话语没头没尾的,我自问,难道是我被学术逻辑绑架了,看到文字都要来回找整体结构和前后联系?...
评分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 莫以恶小而为,莫以善小而不为,这一点一滴就是落在我们土壤上的养分,吃什么就成为什么。 “从谦卑出发,从感恩做起。” 从心底里看得起别人而谦卑,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而对每事衷心感恩,已接近得道了。 道歉?不用了。有情的自有容人之量,并没...
评分除了那本《原来你非不快乐》,之后读的三本都味如嚼蜡。 林夕歌词那份独特的达练优雅,原来不能保证文字的气质如一。 个人感觉,以后林夕的书只要不涉及谈情说爱,大可不读了。
评分真没想到,拿幽幽暗暗的歌词做书名,里面却是嬉笑怒骂不青不红的政治言论。 我想说,林夕也许对政治现象有可能成熟的见解,但写在纸上的给我读起来的却是不那么纯正的嬉笑怒骂,有些话语没头没尾的,我自问,难道是我被学术逻辑绑架了,看到文字都要来回找整体结构和前后联系?...
评分就算天空再深 抬眼 还是 你的路 我的路 我们的路 那些似是而非的少年往事已经过去 很多感情 在我们心中已然升华 不再抱怨爱情的不公 因为 我们知道 爱情 就是不问 谁对 谁错 爱情 就是不问 到底谁付出的比谁多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评分果然做文章和写歌词不是一回事。那么动人的作词人,写的书就是无法依旧那么动人
评分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评分时评 很尖锐~
评分林夕写种种社评还是喜欢不起来啊,再说和这文艺气十足的标题太不般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