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狄克森•卡尔(1906-1977)
史上最伟大的推理小说作家之一,举世公认的“密室推理之王”。其小说素以公平著称,线索隐蔽,解答惊人,具有超乎寻常的逻辑性、趣味性。他一生共设计了超过五十种密室,几乎每个都是构思精巧、无以复加;又兼其小说一贯具有的浓郁哥特风格,以及其谋篇布局的架构能力之强,自会让读者大呼过瘾,竞相传读。读推理,岂能不读密室;读密室,岂能不读卡尔!
鬼宅的流言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像朗格伍德宅子这样一栋鬼宅。
二十年前,一个八十余岁的老管家生生被吊灯砸死,警方从吊灯上发现了他的指纹,似乎他曾经抓住吊灯来回摆荡,以致吊灯落下来压死了他。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身体太弱,年事太高,这样的一个老人,岂能如猿猴般挂在吊灯上来回晃悠?然而,那吊灯上的指纹又肯定不是他死后才留下的。
流言持续传播,是日忽然成真:三个目击者坚称有一把手枪自行跳起,仿佛被幽灵握着一般,射杀了某位可怜的来客……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很好,很值得读,这本推理小说以鬼宅为背景,让人更加惊悚,故事情节也更加的诡异,我同意楼上说的· 我喜欢看~
评分佻巧的不可能--约翰•狄克森•卡尔《失颤之人》读后(不泄底) By Forhiding (OFplusAND) 书名: 失颤之人 The Man Who Could Not Shudder 作者: 约翰•狄克森•卡尔 John Dickson Carr 本书有着典型的卡尔式神秘氛围的渲染,但是神秘背后的核心谜题却呈现极具喜感的戏...
评分终于读到久违的新书了,首先支持下出版社工作。 忽然感到自己2010年的阅读相当奢侈,几乎将HM和DR.F都读尽了,所以古典推理闹书荒也就在所难免了。 好了闲话少叙,书归正传哈。 1940年正值卡尔的黄金时期,《歪曲的枢纽》(1938) 《绿胶囊之谜》(1939) 两部堪称扛鼎的名作使...
评分Longwood大宅是拥有诸多传说的“鬼屋”。它最近一次“闹鬼”发生于1920年,当时宅中的老管家被大厅里的吊灯砸中身亡。但警方调查死因却发生,只可能是死者不知何故垫上椅子爬上吊灯,拼命摇晃使其掉落身亡。死者究竟要躲避什么呢?17年后,一群宾客应大宅的新主人Martin Cl...
评分终于读到久违的新书了,首先支持下出版社工作。 忽然感到自己2010年的阅读相当奢侈,几乎将HM和DR.F都读尽了,所以古典推理闹书荒也就在所难免了。 好了闲话少叙,书归正传哈。 1940年正值卡尔的黄金时期,《歪曲的枢纽》(1938) 《绿胶囊之谜》(1939) 两部堪称扛鼎的名作使...
泥垢,强迫症又犯了,虽说之前已经口头报了打分,还是忍不住去把这漏掉的16本书补一下,真特么令人头痛。ps:卡尔用一个短篇式的诡计来写一个长篇却不会让你觉得坑爹的范例
评分很棒的物理诡计。卡尔很擅长利用当时的现代科学道具来设计密室手法,如果活到现今,随着科学的发展,新事物不断增多,他一定能构思出更新奇有趣的理科类诡计!
评分鬼宅传说,离奇谜面,侦探吃瘪,连续逆转,人物可爱,叙述流畅,不敢相信这是我前两天读到的卡尔(前两本翻译太差)。迫真物理诡计,就算是不爱这个类型的我都觉得这个故事看了不亏。抓脚那段的解答还兼具误导效果,甚好。不过老管家的死亡真相还是有点雷…和可怜,雇主赫伯特也惨,想和老朋友开玩笑却不幸要了他的命。谜面:①老管家被吊灯砸死,灯上采集到他的指纹,吊灯坠落系因来回摆动和承重超过负荷。②进屋时一位姑娘发出尖叫,称有东西抓住了她的脚腕,且那个东西有手指,但周围的人什么也没看见。③手枪从墙上跳下来,在空中停留一秒后走火打死了被害人。
评分被普遍忽视的杰作。超一流的谋篇布局加平均水准之上的密室诡计。
评分完了,这两周看JDC入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