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著有艺术论述《美的沉思》《徐悲鸿》《齐白石》《破解米开朗基罗》《天地有大美》《美的觉醒》等,散文《岛屿独白》《欢喜赞叹》《大度 山》等,诗作《少年中国》《母亲》《多情应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画的江山》《来日方长》等,小说《新传说》《情不自禁》《写给Ly’S M》《因为孤独的缘故》《秘密假期》等。
《生活十讲》是台湾广播节目“文化广场”的结集,安抚过监狱中很多绝望而困顿的人。
在台湾,蒋勋的讲座常常是一票难求;而文字的传播无远弗届。在本书中,作者娓娓道来,在广阔的生活中选取了十个侧面:价值、官学、伦理、信仰、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借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文化的本质。
旧有的社会转型、伦理道德重建,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物化、官学的限制、信仰的缺失和急功近利,似乎都不可避免,新的价值、官学、伦理和信仰亟待建立。在这个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学刊物却日益萎靡,我们需要文学,去体味生命的过程。 中国社会很早就进入了理性时代,而神话的缺失,却过早带走了我们的童年和想象力。爱是一生的功课,如果可以真正诚实地面对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情与欲的挣扎。“忙”即是心的死亡。在越来越匆忙的生活中,要学会停下脚步,享受绿色和有机的生活。
蒋勋的文辞优美,直指本质,悲悯却并不忧伤。在这个问题迭出的时代,带给我们一种发自内心、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知道蒋勋源于他的《孤独六讲》。2010年我在豆瓣上看到这本书的书评很好,就去当当上找,不过各大网络书店都没有,我只得求助淘宝,买到了。读完有些许失望,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也让我了解了许多新鲜的概念,比如暴力孤独,这部分给我记忆最深。 11年底,我去逛三联,目...
评分文图 / 左叔 如果能在阅读者保持某种特别舒服的流畅感,是一件特别愉悦的事情,也在某个层面上说明了你熟悉了写作者的语境,并且带你所持的“陈见”在与他笔下的这些新文字进行交流。 这种状态是否真得好,可能会有两极化的讨论,但我总觉得舒服是第一位的,因为这份舒服,你才...
评分几个月前我读过蒋勋的《孤独六讲》,不是很喜欢,觉得挺矫情。今天去书店,看到这本《生活十讲》的封面文字“有自信的人,充满富足的感觉,总是很安分地——做自己”,很喜欢,就买了下来。 《孤独六讲》被很多人喜欢,在豆瓣的评分也很高,许是个人口味。比如梁文道,他那几...
评分后学粗鄙,不敢置喙蒋勋说的官学、伦理、信仰等宏大话题,很想谈谈阅读“新食代”的感想。蒋勋主张吃饺子要自己剁馅,别买机器绞出来的,“经过刀剁的馅,好吃、有弹性。”我初二时同学聚会,和面、择菜、擀皮、剁馅,然后包,我一样不会,等现成的吃。只记得是鸡蛋韭菜馅,不...
评分生活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心灵时常焦虑和迷茫。房价一路攀升,到底要不要掏空“六个钱包”成为房奴呢?自助餐厅的食物,吃少对不起自己付的钱,吃多了又伤胃,究竟什么样的饮食观念才是对的?我们面对来看自生活方方面面新旧观念的冲突,媒体宣扬中无所不在的焦虑,究竟...
蒋勋对于生活其他方面的理解虽然也很让人舒服,但并没有他讲美学和诗词时那么动人,即便如此,看他的书还是会觉得心情平静,还能引发一些其他思考和联想。
评分其实我并没有读完 但是读第一章关于考试教育的部分我就很生气很委屈想来打一星 感觉作者完全是一副老学究的优越感 自以为是地说教 我至今仍然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给我提高了最基本的公平和进入更高层次的机会 我努力学习和应试并不妨碍我读小说画画听音乐 作者说的好像所有好好学习的孩子都是傻子 都是道德上有缺陷一样 真的让人生气 相反我觉得应试并没有那么简单 它是自控力 学习能力 抱负甚至是延迟满足能力的综合 我从来没觉得哪个学习成绩拔尖的孩子是只会读书的废物 很多能力和看世界的方法就是这样培养出来 到了大学之后其实我最反感的反而是什么综合测评素质测评 黑幕太多 努力反而显得徒劳
评分讲的都是很好又易懂的道理呀,可能是因为电台节目录音整理的缘故,变作文字总有点浅有点说教感。总之“爱与情”一讲万分同感!
评分爱情和情欲的部分比较得我心
评分台湾曾经的问题现在轮到我们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