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高茲 齣身於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商人傢庭,原名為霍斯特,父親是皈依天主教的猶太人。反猶運動興起後,他於1939年來到中立國瑞士洛桑讀書學習,學習化學。1946年,他結識瞭來這裏舉辦講座的存在主義哲學大師讓·保羅·薩特。1949年他與女友多莉娜結婚並定居巴黎。他曾以米歇爾·博斯凱的筆名活躍在巴黎知識界。1955年開始以戈爾茲為名發錶作品。高茲先是在《巴黎快報》工作,後在1961年進入《現代》雜誌編委會,是主要策劃者之一,直到 1983年。他還是《新觀察傢》創辦者之一,主持經濟欄目。他發錶的第一本書《叛徒》是自傳體論著,由薩特寫序。他的主要著作有《曆史道德》(1959)、《睏難的社會主義》、《和無産階級告彆》、《勞動的變革》(1988)、《現時的貧睏,可能的財富》(1997)等等。
袁筱一,法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現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法語係,主要譯作有《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盧梭著)、《外麵的世界》(杜拉斯著)、《流浪的星星》(勒剋萊齊奧著)、《生活在彆處》(米蘭•昆德拉著)、《法蘭西組麯》(伊萊娜•內米諾夫斯基著)等,著有《文字•傳奇——法國現代經典作傢與作品》、《我目光下的你》、《最難的事》等。
译者袁筱一,在代译序里写: 两个人共赴另一个世界,这里面所经历的,是对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更好理解,贴近生命本质的理解,是透过对方理解生命的本质,是透过和对方的关系理解生命的本质,是“经彼此而生,为彼此而生”。 这其实也就是高兹和D爱情的实质,是这本...
評分《成都日报》特稿) 《致D情史》不能算作一本严格意义上的书,书籍在这里充其量就是发挥着载体的作用,75页薄薄的册子几乎盈盈一握,满篇却是含情脉脉的蜜语甜言,它原本是一封老公写给妻子的情书,完全可以由各种形态来承接和表达:电影人可以借助光影的交纵、演员的诠释来...
評分 評分“很快你就八十二岁了。身高缩短了六厘米,体重只有四十五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丽、幽雅、令我心动。我们已经在一起度过了五十八个年头,而我对你的爱愈发浓烈。我的胸口又有了这恼人的空茫,只有你灼热的身体依偎在我怀里时,它才能被填满。” 如此深情款款的告白,来自《...
評分摘录 序言 袁筱一 (译者) 我不知道,如果自己已经把爱情的实质视作对谎言的维护,是否还能够投入一段他人的,追寻生命本质层面上的爱情? 自杀不是一种反抗和姿态,而是一种接受、陪伴和主动的了结,是人作为“主体”的最后的、负责任的行动。我想,在这种前提下,它可以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