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音韻學 語言學 語法 現代漢語 漢語語法 工具書 古文字
发表于2025-01-21
現代漢語作格交替現象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現代漢語作格交替現象研究》內容簡介:自Perlmutler(1978)提齣著名的非賓格動詞假設(UnaecusativityHypothesis)以來,學者們廣泛贊同不及物動詞實際上是不同質的,可分為兩大次類:非作格動詞(unergative verb)和非賓格動詞(unaccusativeverb)。這種對立是“跨具體語言的,是適用於各種自然語言的”(徐傑,2004:29)。本文的討論限於狹義的非賓格動詞,即能夠參與起動/使動交替的動詞結構,亦稱作格動詞。雖然漢語並未被證實屬作格語言(呂叔湘,1987:5),但作格作為一個普遍現象,在漢語中同樣存在。遺憾的是,漢語的作格交替現象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本文研究漢語作格交替現象旨在對引起交替的語義和句法因素給予詳盡的描述,並通過對作格結構與其它結構(如被動句、中動句、把字句、主題句和重動句)的比較,希望對作格的特徵有個更為細緻深入的認識。與以往的文獻不同,本文的重心放在漢語的動結式(RVC)作格性的描述和解釋,試圖迴答以下問題:作格RVC如何分類?是否所有的RVc都參與作格交替?作格RVC的語義和句法特徵是什麼?作格RVC的診斷式是什麼?
本文屬句法一語義界麵研究,認為作格結構的解釋是句法和語義互動的結果。如作格動詞的緻使義對結構具有依賴性,必須在帶賓語時纔能體現齣來;另外,對同一RVC而言,如“吃飽”,在不同的結構下,其作格交替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在該理論基礎的指引下,本文首先對作格動詞和作格RVC分彆加以瞭分類論述。其中作格動詞分為四類:物理狀態變化動詞;心理狀態變化動詞;形容詞轉動詞;自我變化動詞。至於後者,本文發現漢語作格RVC根據其在使動句中主語的特徵可以分為三種情況:(1)主語為施事(Agent)兼緻事(Causer),即所謂的施事使因(agentivecauser),V1和V2的語義指嚮為異指(disjoint referential),可以發生交替,簡稱A類。(2)主語既可以是施事兼緻事,V1和V2的語義指嚮為異指,不可發生交替。主語也可以是獨立的緻事,即非施事使因(non-agentivecauser),V1和V2的語義指嚮為同指(co-referential),指嚮役事(causee),可以發生交替,簡稱B類。(3)主語隻能是非施事使因(non-agentive causer),V1和V2的語義指嚮為同指(co-referential),指嚮役事(causee),可以發生交替,簡稱C類。然後,本文就與作格交替能力相關的語義因素從以下五個方麵加以瞭論述:狀態變化;使動性;施動性;有界性;以及內論元的生命度。
本文並對漢語作格動詞和作格動結式的診斷分彆加以瞭討論。對前者而言,首先,作格動詞可以進行“NP1+V+NP2”和“NP2+V”的交替;同時,作格動詞所在的及物句可以轉換成“使”字句,即“NP1+使+V+NP2”。但就動結式而言,情況略為復雜。雖然不管動結式中的V1是及物動詞、非作格動詞或形容詞,所有的作格動結式都可以參與“NP1+V+NP2”和“NP2+V”的交替,但是我們發現並不是所有的作格RVC都可以轉換成“使”字句,例如A類中的作格動結式。因此,我們提齣相對“使”字句而言,“把”字句可以認為是更為理想的診斷式。
最後,本文對小句理論(Hoekstra 1988;Sybesma 1999)加以改進,將小句理論與輕動詞雙重投射結閤起來,試圖解釋施事使因和非施事使因的産生機製。根據緻使結構的詞匯語義錶徵[[x DO-sOMETHING]CAUSE[y BECOME STATE]],功能語類輕動詞發生三次投射,分彆為vP[DO],vP[CAUSE],vP[BECOME],其中vP[BECOME]即對應於小句(small clause),所以本文主要討論前兩者。當第一層投射是vP[CAUSE],說明V1的主體與V2的主體必須不能同一,因而通過外層功能投射vP[DO],加入瞭外部施事成分,即施事使因。當第一層投射是vP[DO],說明V1的主體與V2的主體必須隻能同一,通過外層功能投射vP[CAUSE],加入外部非施事性的緻事成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現代漢語作格交替現象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