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1月20日,美国人埃德温·史密斯获得了两卷古埃及的纸草书,其中提到的一味药——柳树,作为药物的关键成分就是后来被称为灵药的阿司匹林。本书就是从数千年前的药方开始的。英国的爱德华·斯通牧师1763年4月给皇家学会的会长写了一封信,报告他用柳粉治病的情况。到了19世纪初,研究柳树皮重新受到重视,多位化学家提炼出了其中的有效成分和提炼的方法,犹如一幅拼图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被不同的人造出来,最后终于形成了阿司匹林的完整图画——在拜尔公司,化学家们注意到柳苷、水杨酸、水杨酸钠的治疗效果,但对胃的伤害很大,于是他们着手研制一种不会“烧心”的药物,于是产生了“乙酰水杨酸”,为了便于商业推广,他们选用了“乙酰”的第一个字母a和绣线菊的前几个字母spir,再加上后缀in,组成了aspirin。1899年7月,划时代的阿司匹林头产了。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此后的专利、商业大战等一些列故事等着您去看。
为什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呢,读书不一定让你赚钱,有时候确实让你省钱。呵呵,读完这本书,以后再有发烧头痛之类的小病,我一定会去买一包拜耳牌的最最安全最最有效最最便宜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对贵国人来说大概是熟悉的陌生药,听都听过,但很少吃,至少我是这样,长这么大...
评分用讲故事的方式,像小说一样,把一个经典药物背后的种种事件穿在一起。里面有作者自己的看法,当然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为了解医药工业推开了一扇窗口。 与医药相关的同学推荐阅读。 如果结合其他相关书籍阅读,联合起来思考效果更佳。
评分 评分这本书很多地方专有名词翻译有点问题。 阿司匹林虽然是非处方药,但是还是必须在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下服用。 规范使用: 1、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不宜与抗凝血药及溶栓药(链激酶),抗酸药如碳酸氢钠,降糖药及甲氨蝶呤同用。与糖皮质激素同用可增加胃肠道不...
评分不解释
评分挺好玩的故事,可惜尾巴蛇足了。译者很认真,译笔有点老派,尽量翻成中国式文字,比如中式打油诗什么的。看出一个小bug:把美国的《科学》杂志翻成了《科学的美国人》,这两本杂志的层次也差太多了 :)
评分缺乏内容
评分★★★原来神药阿司匹林是柳树皮出身。
评分201406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