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留美幼童记

大清留美幼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钢,报告文学作家、记者。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曾任解放军报记者、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作品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旧闻记者》。

胡劲草,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编导,美国哈佛大学尼曼访问学者,记录片《幼童》总编导。电视作品《海选》曾获得蒙特卡罗国际电视节女神银奖。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钱钢
出品人:
页数:227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70880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留美幼童 
  • 晚清史 
  • 中国 
  • 留学史 
  • 容闳 
  • 钱钢 
  • 近代史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871年,饱受西方列强船坚利炮欺凌的清政府,作出了一个堪称“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的决定:派遣幼童留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幼童后来成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的学生。

归国后,他们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键人物。他们中,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有人成为了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民国第一位总理……

留美幼童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在美国,他们不仅学到了科学技术,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更深层次制度文化的影响。他们之于中国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在于他们学得的技术,更在于他们所接受的文化。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作者: 钱钢,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 胡劲草,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编导。 概况: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留学美国,开启了中国人留学海外的潮流。这批人的命运坎...  

评分

评分

那年写中国教育史的作业,不知怎么就将眼光投到了这样一个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历史角落,于是在为数不多的史籍资料中沉浸了些许时日。了解得越多,便越是感慨唏嘘。 作业最后并没有按照预期完成——这个题材的份量远远超出我的估计——但我对这段历史,从此就有一份特殊的感...  

评分

最早接触新世界的人, 从懵懂出发到学成归来见证王朝结束, 有多少的迷茫和徘徊在个人的心中, 那一刻的国家与民族也是同样。 个人的命运总感觉扑所迷离, 但在回望的历史中, 又总是符合那时的兴亡。 一代人艰难求索的故事, 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成与败来评价。 这是积极的尝试...  

评分

印象最深刻的3点: 1. 美国家庭对这些留学生的友好; 2. 李鸿章与保守派之斡旋; 3. 留学生急招回国后的心境落差。  

用户评价

评分

留美幼童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在美利坚的土地上,他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生活的方式、人生的价值,看着那些漂亮的汉字书法和英文信件,你会油生出一种对过去的深深迷恋。

评分

不堪回首的希望和毁灭。

评分

央视纪录片解说体,易于阅读,全程自动代入赵老湿的旁白。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了同一时期的日本也向美国等西方诸国派遣了留学生,有意无意地与大清有了对比,而两国的留学生之后的命运浮沉似乎从某种程度上也预示了两国国运的变迁。

评分

很有历史意义,惜之内容稍显单薄

评分

李鸿章态度之开明,视野之开阔,求知之旺盛,实为时代之少有。固有宏图大志,奈何处处掣肘,纵有富国强兵大计亦无处施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