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社会构建

现实的社会构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 ),奥裔美国社会学家,现象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之一。与卢克曼同为舒茨的学生,两人私交甚笃并长期合作。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宗教社会学和关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其社会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视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理论的根本,认为其使命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即对社会的双重属性进行分析。一方面,社会是涂尔千所说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它也是韦伯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所以知识社会学要对客观的建构和主观的建构作出理论说明,以揭示在日常生活中“人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创造的社会的产物”这一常识性道理。他还把现实的构建理论与现象学方法用于宗教社会学研究,提出“方法论的无神论”研究准则,其宗教对人类建构和维系世界的作用理论及宗教世俗化的分析,对宗教学和社会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学的邀请》(1963)、《现实的社会构建》(1967)、《神圣的帷幕》(1969)、《异端的使命》(1980)等。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彼得·伯格
出品人:
页数:172
译者:汪涌
出版时间:2009-12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61005
丛书系列:培文书系·社会科学译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知识社会学 
  • 社会建构论 
  • 社会理论 
  • 伯格 
  • 人类学 
  • 美国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出版于1967年,是社会学领域的一本经典。书中考察了知识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得到代表它的制度和拥护它的人的维持和修正;现实是怎样通过社会互动形成的,人与其共同体之间的符号、象征关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经过半个世纪了,这本著作依旧是理论性极强的经典作品,值得阅读。 透过现象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的概念,两位作者让马克斯·舍勒和卡尔·曼海姆所经营的知识社会学传统有了巨大的转折,“知识”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被表述,显得更加贴近现实的生命情境。更值得注意的是,...  

评分

“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西方人文社会思潮来说,‘建构主义’占据了近乎垄断的地位。人们普遍认识到,一些看上去刚性、客观和自然的制度、观念和知识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它们分明就是前人基于特定的历史因素和利益因素创造出来的,却蒙蔽了一代又代人。妨碍或引导人类解放...  

评分

评分

“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西方人文社会思潮来说,‘建构主义’占据了近乎垄断的地位。人们普遍认识到,一些看上去刚性、客观和自然的制度、观念和知识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它们分明就是前人基于特定的历史因素和利益因素创造出来的,却蒙蔽了一代又代人。妨碍或引导人类解放...  

评分

The text presented here is key to this, as it presents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of the world. What we perceive as 'real' or 'natural' does not exist prior to the actions of humans, but is in fact constructed by humans through ...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樣沒有一句通順中文,嫖了原作,強姦讀者的譯本,我長久未見了。

评分

: C912.67/2249-1

评分

《高级社会学概论》。。。当然很有可能是我没读懂,哪位给讲讲这本书为啥是“经典”,俺请您吃饭。

评分

作者试图在社会建构论框架下把韦伯、涂尔干、马克思以至芝加哥学派思想串联在一起,从而为知识社会学正名,打破纯结构社会学与经验研究方法论在社会学界的主导地位,探索出将社会学构建为一门人文学科的路径——这自然是一种范式革命的野心(知识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不可分,理论与革命的先后顺序因时而异)。作者将现实划分为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前者依靠个体社会化维持,后者依靠制度化、合法化的社会秩序和共同知识储存维系。无论哪种现实都无法摆脱生物有机体限制,都是人之创造物。关系总是辩证的存在,即人与现实互相建构,有机体与社会世界互相建构。如此,便从中抽取出一个关系论的本体思想,即一切在互动中生成——这似乎又回到了芝加哥学派的老路。社会学知识掌握不精,会十分影响阅读体验。看来对社会学的知识储备还需加强。另有吸收拟剧论内容

评分

很轻便易读的社会学入门书。作者强调的是,社会是建构而成的,它一方面是高度稳固的,另一方面其实也是高度脆弱的。最近一连串的社会危机,其实就是因为一些社会的“底线”被接二连三地触碰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