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山西大学历史系学士,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银河是当代中国最富社会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妇女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性别研究、性社会学。她的许多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性作用。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2004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之一。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
《同性恋亚文化》内容简介:“我们认为,中国的同性恋现象是一种真正的事实,不能对它视而不见,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个研究的唯一目的,就是想知道中国现有的同性恋群体是什么样子的。”《同性恋亚文化》是目前国内研究同性恋问题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对于中国同性恋状况的调查全面、详细,认识深刻、透彻,这也使得她对同性恋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中肯的评论。
同性恋,只是少数人选择的不同生活方式,无可厚非。这东西,既不是变态,扭曲,也不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有的东西。个人认为只要不危害社会安全,损害公共利益,就有他们存在的权利。还有,社会多给与他们一些尊重和宽容,也许艾滋病在这几年不至于传播如此之快!...
评分 评分同性恋的成因分析: 1.“空白占据”理论:“一旦某种性行为方式首先占据了这一空白,就大有可能固定下来,形成终身的性取向,而这种被选中的性行为方式与性别角色认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2.“恋母情结” 3. 脱离早期社会教化中最重要的同性群体 4. 自恋:从本质上看,同性恋属...
评分这书买了以后一直放在书架. 最近趁着睡不着的时候,终于将这本书看完. 虽然鉴于当时的环境,调查的样本不是非常多. 但还是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同性恋这个弱势群体. 书中大量的采用了同性恋者的书信和描述. 本书有意避免了所谓的理性分析,而是展示场景给大家看而已.
评分他是男子,我也是男子 在阅读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某些段落时,一种熟悉的文风扑面而来。那种充满智慧的幽默,以及在讲述故事之时叙述技巧,无不令我想起了王小波。虽然当时是在怀疑,但终究只是心底下的怀疑,并未断然结论。而在前几天,我的猜测终于得到了证实,原来《...
客观,中肯,可信。自我感觉我身份认同比较完善了,但我用了15年。我希望对自己还困惑的同志看一下这本书,前八章绝对会有所启迪。第九章的酷儿理论确实是我一直没有思考到。非常意外。★★★★☆
评分姐姐,通篇都是男同,您把女同置于何处?
评分2010-3
评分不少对同性恋者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但作为学术著作还不够严谨
评分姐姐,通篇都是男同,您把女同置于何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