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阳明学述要》,钱穆,九州出版社。钱穆先生读学思辨的一本小书,提要的描述王阳明思想源流、重要著述学说、以及与之对立的学说、弟子各流派的延续学说等。读来似钱先生的读书笔记一样,耐读且发人深省。民国时期的学者,做学问治学严谨而深刻,透过杂芜,把真知干净地拎了出...
评分“天下之大乱,由虚文盛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大道都是至简至明的,后人诠释得越多,离大道之本意越远。如果大道为天下所遵行,连《六经》都没有必要拿出来说。 “知行合一”,不是简单的把什么理论和什么什么实践相结合,是“知”与“行”同为“致良...
评分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解,阳明先生是这样说的,“山间有那野花,你不去看它,那它便不存在你心上,如果你看了它,那它的颜色便分明起来。”世界本是物质的,但决定能否认识世界,就在你看的这个动作上。所以说,心外本无事。 阳明先生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
评分这是我读过的第二本关于阳明学的书。书很薄,共四五万字而已。但对于我这种阳明学的菜鸟来说,读起来颇为吃力。钱穆先生论述了阳明学的前前后后,从宋学里残存的问题入手,引出明朝的大体思想走向以及与阳明先生同时代或者略略超前的几大学者。而后才开始正式介绍王学的...
评分阳明先生在四句教中国写道:“知善知恶是良知。”由此可见良知是“天理之诏灵觉处”,说得通俗点,便是辨别善恶的是非观,许多人将良知和良心混为一谈则是大错特错了。 按先生所言,良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不过有的人的良知被私欲蒙蔽了,恰如蒙上灰尘的镜子照不出人像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