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夜宴》是被称为新生代写手、女作家张惠菁的散文随笔集,收录《纳博科夫的蝴蝶》、《如何成为“天下无双”》、《为了追见一节竹子》、《张国荣的两个背影》、《风中沙堡》等作品25篇。张惠菁以一双灵活的双眼,敏锐、细微、特殊地观察城市生活与当代现象,笔调冷静,具有人文深度的思考,但不强烈地直接抒情或是批判,往往借冷淡、尖锐、繁复、缜密、灵活的叙述去呈现这世界的异象,探触现代人的存在问题。文字敏感且细腻,温柔又疏离,使读者不自觉地潜入字句中,和作者用同一种视角来观看这个世界,此时,文字成为感光的细胞,将原本隐晦的、无法用肉眼看见的景象,一一呈现出来。王德威说:“张惠菁拼贴都市生活即景,颠倒人物、情节理所当然的关系。生命的浮光掠影与文字元号的交错戏弄,带来不可承受之轻。”
筆者記得第一次接觸到張惠菁是2007年的年初,從公共圖書館看到一個藍色為主的封面,好奇之下就借了回家,那本就是惠菁的<<告別>>,從她的散文中有得也有失,學會了說再見,在城市與城市之間,在記憶與回憶盤旋之間。再次閱讀惠菁的書已經是2年多後的今天,當中有著不少的改變,在文字上,...
评分作者在书中努力构建着另一个视野、另一种时间、另一片空间、另一类生活,到最后她似乎成功了。 1、古诗十九首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幕。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诗中多出一种时间,就是死人的时间,永恒于黑暗...
评分筆者記得第一次接觸到張惠菁是2007年的年初,從公共圖書館看到一個藍色為主的封面,好奇之下就借了回家,那本就是惠菁的<<告別>>,從她的散文中有得也有失,學會了說再見,在城市與城市之間,在記憶與回憶盤旋之間。再次閱讀惠菁的書已經是2年多後的今天,當中有著不少的改變,在文字上,...
评分筆者記得第一次接觸到張惠菁是2007年的年初,從公共圖書館看到一個藍色為主的封面,好奇之下就借了回家,那本就是惠菁的<<告別>>,從她的散文中有得也有失,學會了說再見,在城市與城市之間,在記憶與回憶盤旋之間。再次閱讀惠菁的書已經是2年多後的今天,當中有著不少的改變,在文字上,...
评分筆者記得第一次接觸到張惠菁是2007年的年初,從公共圖書館看到一個藍色為主的封面,好奇之下就借了回家,那本就是惠菁的<<告別>>,從她的散文中有得也有失,學會了說再見,在城市與城市之間,在記憶與回憶盤旋之間。再次閱讀惠菁的書已經是2年多後的今天,當中有著不少的改變,在文字上,...
From Alan。
评分喜欢该作者,共鸣良多
评分小女子却有大手笔。文字非常舒朗,却常有画龙点睛的好句子,看人看事,洞若观火。散文中的上乘。
评分我觉得这个写法,很好
评分1爱是一种让步2岁月忽已晚3观复他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