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

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樊铧(1979~2008年)

1979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蒲城,1996年考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2000年免试保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历史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考取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获理学学士、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与明史研究。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樊铧
出品人:
页数:39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6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08156
丛书系列: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明史 
  • 海运 
  • 历史 
  • 明清史 
  • 樊铧 
  • 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 
  • 政治 
  • 明朝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从政治史、思想文化史、地方史等多维角度,对明代海运作为一项政治决策的过程加以剖析,把明代知识分子对海运的思考作为分析明朝海运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揭示思想文化与这一政治决策之向的互动关系。作者对于原始史料以及近代海运始末,均能善于采择,合理利用,而所述事情、所举事例多为前人研究之所未及。专家认为《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是明代漕运史和海运史研究领域中一部相当成功的优秀著作,也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高水平著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从这本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着力点是在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之间的关系。对于明代海运,前人研究者实在是不多。明代海洋史的研究中,对于学者们吸引力最大的恐怕当属郑和下西洋了,明代的倭寇、海盗、国际贸易、中西海上交通和海禁政策也得到了不少的关注。明代海运在漕运...

评分

从这本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着力点是在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之间的关系。对于明代海运,前人研究者实在是不多。明代海洋史的研究中,对于学者们吸引力最大的恐怕当属郑和下西洋了,明代的倭寇、海盗、国际贸易、中西海上交通和海禁政策也得到了不少的关注。明代海运在漕运...

评分

从这本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着力点是在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之间的关系。对于明代海运,前人研究者实在是不多。明代海洋史的研究中,对于学者们吸引力最大的恐怕当属郑和下西洋了,明代的倭寇、海盗、国际贸易、中西海上交通和海禁政策也得到了不少的关注。明代海运在漕运...

评分

从这本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着力点是在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之间的关系。对于明代海运,前人研究者实在是不多。明代海洋史的研究中,对于学者们吸引力最大的恐怕当属郑和下西洋了,明代的倭寇、海盗、国际贸易、中西海上交通和海禁政策也得到了不少的关注。明代海运在漕运...

评分

大概两年之前,最先读的还是黄仁宇《明代的漕运》,当时就被黄老先生当年硕士论文中激扬的文字(现在看来黄老先生当年也颇为愤青)所鼓舞啊。 后来书读的越多,对事实了解的越细致,回顾《明代的漕运》书中关于漕运的诸多细节时,发现自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再读到赖建诚先生...  

用户评价

评分

2014年初读,2017年再读,可以给4.5星。该书讨论的是几乎没有海运的明代的海运“问题”,背后是明初以来“放弃”海洋、转为内陆帝国这样的大问题。书中展示出作者在漕运制度史、历史地理、明代政治史、思想史均有相当的功底与独到的见解,对相关史料及近代以来中西日各方的相关研究,也颇为熟悉。如从自己感兴趣的漕运史的角度来看,作者对于海运难以施行的背后的各方利益及其格局的讨论、政治与思想的分叉等富有新意的分析,都可为其他断代或相关问题的讨论所借鉴。惜作者早逝。

评分

①深入国情(运河经济带-地缘经济)来谈问题,②关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间的权力制衡,③关注中国知识分子在治学与从政间的关系。④当时调查源自口口相传而少亲身实践,数据模糊。当然,也指出最终决策人本身需要关注。(第158-159页,提到山东乡试题目。语言驾驭能力优秀。)

评分

94。作者把一个主题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到思想多纬度进行解读真不容易。 相信每个看过明代漕运给国家带来了多大负担的人,都会有这个问题,明代会为何不行海运?而不深入历史细节的话,一句因为明代海禁的政策或明人的保守思想显然太过想当然,历史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中央与地方、不同官僚集团的博弈,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变迁,以及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的活动与思想,都会深刻影响着海运和漕运之间的选择。 对于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又是跨越几百年的历史,不应该用任何几句话的“结论”来进行概括(除非是制度性或数据性的东西),绝对的凝练就代表着绝对的错误,在人文领域,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优美而简洁的公式的。

评分

和“技术”及“思想”角度的讨论很不一样,“政治决策”线索很庞杂,不如前者能得出更显因果逻辑的结论。收获在于对“政治史”的了解,即政治史的研究目的或是结构本身的运作逻辑,重点是形态而非事件吧。

评分

94。作者把一个主题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到思想多纬度进行解读真不容易。 相信每个看过明代漕运给国家带来了多大负担的人,都会有这个问题,明代会为何不行海运?而不深入历史细节的话,一句因为明代海禁的政策或明人的保守思想显然太过想当然,历史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中央与地方、不同官僚集团的博弈,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变迁,以及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的活动与思想,都会深刻影响着海运和漕运之间的选择。 对于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活动,又是跨越几百年的历史,不应该用任何几句话的“结论”来进行概括(除非是制度性或数据性的东西),绝对的凝练就代表着绝对的错误,在人文领域,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优美而简洁的公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