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教授及情绪性疾病中心主任,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的荣誉教授。曾当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女杰”。
杰米森曾荣获美国及全球诸多科学奖项,包括2001年获选麦克阿瑟奖,2002年获选哈佛大学杰出学者,2003年获选牛津大学利奇菲尔德学者。
杰米森同时名列全美最佳医师之列,重点研究方向为躁郁症基因基础。她也是戴纳机构躁郁症基因基础研究的临床主任。她还著有畅销书《天才向左,疯子向右》等。
她有时热情高涨、精力充沛、思如泉涌、疯狂采购、彻夜狂欢,宛若遨游天际;
她有时焦虑恐慌、坐立不安、暴躁易怒、情绪低落、反应迟缓、犹如堕入地狱。
一个充满勇气的灵魂,不断游走于极度亢奋和麻木压抑的低潮之间
在当今这个格外令人浮躁和沉重年代里,患抑郁症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其流行程度甚至超过了感冒和发烧。可有趣的是,那些一个个声称自己得了抑郁症而跑进心理诊所的来访者当中,十个中有八个却根本连一条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都够不上。所以,我心理咨询工作者常常会打趣地说,自己看了好几十个“抑郁症”患者,可连真正的抑郁症状都没有看到。
后来,看到了这本书,才翻了几页就被作者生动的描述吸引住了。与书本上僵死的诊断标准和症状描述不同,本书呈现的,是一种完全发自内心的感悟和体验,让一个深受躁狂和抑郁双重情感障碍折磨的病人灵动地跃然纸上,让我们可以立体而又直观地看到一个游走在兴奋和低沉边缘的痛苦灵魂。尽管已经从事了将近五年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其间也接待过形形色色多种来访者。但是不夸张地说,我是在认真读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感到自己理解了什么是躁狂症,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躁狂症病人的内心。所以,尽管本书并不涉及过多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巧,但是我相信它仍然能够为众多的心理学临床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帮助和启迪。因为正如一位心理治疗师前辈所说的那样,对病人的理解远比技术更加重要。
本书作者的语言不但生动而且华美,在阅读的时候令人赏心悦目。本书作者是一位精神医学界国际知名学者,真诚袒露自己从少女时代与抑郁症纠缠的心路历程,她所呈现的不仅是学识与才华,还有勇气和仁爱。
结合见证父亲六年躁狂抑郁反复、治疗以及借用阅读本书作者诗意躁狂抑郁人生的感受,简述我个人对于躁郁症的理解: 躁郁症是生理性的,却神奇的让你在心理上体验它。躁郁症既是个迷人的同伴,又是个足以致命的敌人。它可以带给你无比的创造力,异于他人的优势,热情洋溢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内容,我不是很喜欢;但是我联想到央企(尤其是房地产)和患者的症状有点像。 都知道中国的房地产是个畸形,那么我认为这个畸形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具体点就是躁郁症:高房价表现为躁狂,低房价表现为抑郁。2000年前处于抑郁状态,最近10年一直躁狂,成就了上万亿万富翁...
评分首先回答短评里的普遍问题,认为这本书对解决躁郁症没有价值。 真相是因为目前最前沿的神经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们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只能告诉你回家吃锂盐。 感谢自己突发奇想在微信读书栏里搜了“躁郁症”,在啃了一堆文献之后只有这本书最柔软最具有艺术家风格的自传式记录。 结...
评分这也是一个习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研究者。 如果你也曾被如此类似的情感体验所困惑,可以就读读这个故事,不着急避开“躁郁症”的标签,因为这和神经有关,轻易也贴不上去,就怀着温柔的关切去了解,至少它可以提前告诉你,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怎么正确处理,而不至于失去...
评分这也是一个习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研究者。 如果你也曾被如此类似的情感体验所困惑,可以就读读这个故事,不着急避开“躁郁症”的标签,因为这和神经有关,轻易也贴不上去,就怀着温柔的关切去了解,至少它可以提前告诉你,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怎么正确处理,而不至于失去...
总之一句话:药不能停。
评分值得一读,赞同作者所说服药的必要性,很多东西感同身受,这病就像一条不愿切断的尾巴,追随一生,提醒你存在的深刻与意义,希望已经确诊的病友,坚持服药,不要放弃治疗。
评分锂盐广告
评分总之一句话:药不能停。
评分不愧是躁郁症病人,思路极其不清晰,自我中心得厉害,自我吹嘘与自我贬低交相辉映。真叫人替她的病患zhuo急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