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此相遇

我們在此相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 ),小說傢,畫傢,藝術史傢。1926年齣生於倫敦。1946年從軍隊退役後進入Cen tral School of Art和Chelsea School of Art in London學習。1948至1955年以教授繪畫為業,曾舉辦個人畫展。 1952年,開始為倫敦的New States man雜誌撰稿,迅速成為英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傢。此後他更有多部藝術專著和小說問世。最近30年,伯格生活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一個法國小村莊中,山民傳統的生活方式令他著迷,並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在西方,約翰·伯格被認為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藝評傢、作傢和公共知識分子。《每日電訊報》問:“今日,還有誰能如約翰·伯格一般,這樣深刻地改變瞭我們看待藝術,看待藝術與時間、與景觀、與社會生活呢?”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 約翰·伯格
出品人:
頁數:256
译者:吳莉君
出版時間:2009-7
價格:2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83726
叢書系列:約翰·伯格作品
圖書標籤:
  • 約翰·伯格 
  • 小說 
  • 我們在此相遇 
  • 英國 
  • 外國文學 
  • 英國文學 
  • 文學 
  • JohnBerger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傢、藝評傢、公共知識分子約翰·伯格的自傳性小說;一部記憶之書、死亡之書、愛之書、成長之書,一部深沉無悔的告解。

沒人能比死人更懂得咀嚼活著的滋味。

在裏斯本,約翰遇見自己的母親,坐在一個公園長椅上,衝他綻齣學生般的天真笑容。她已經死去十五年瞭。

在剋拉科夫的集市,他認齣瞭肯,他的“嚮導”,他少年時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們上次相遇,肯六十五歲,而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

如何計量,進入我們人生的,究竟有多少生命?

這本書領我們在生者與死者的相遇中穿越歐洲:從裏斯本,到日內瓦,到剋拉科夫,還有伊斯靈頓、馬德裏、波蘭……

那些看似獨立的故事,暗自勾連;那些難以安頓的靈魂,終於找到歸屬之所;那些感性可觸的記憶,刺痛瞭現在。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阅读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享乐,为了从书中辨认出某种击中内心深处的东西。 约翰·伯格的《我们在此相遇》,让我同时收获了知识与共情。导读部分是梁文道关于约翰·伯格的访谈。他称约翰伯格是“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于是,下意识,也把他和政治挂上了钩。但整...  

評分

一棵用金属支架造型的大树,他写为“人力的驯诱”。 他形容玩纸牌人的表情:精明又认命。 坐着不动的老妇:展示性的寂然不动。 母亲的步调:那是一个早已期待到达,期待坐下来的步伐。 慢慢寻找合适的字眼:咀嚼着,仿佛其中有个字包了一层软骨,得多嚼几回才能咽下。 那...  

評分

在看这本书以前看过伯格的《观看之道》,但远没有这本书那么惊艳,也许半自传体的体裁因为记忆、因为情感而显得厚重。 “里斯本是座忍耐之城,是一堆无法回答的问题和一堆昵称。”在他笔下,死去的母亲与里斯本交替出现,这座城市成了记忆的符号;在克拉科夫,他认出...

評分

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 ——梁文道谈约翰•伯格之一 说明:约翰•伯格,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写作者与知识分子之一,其在文学、艺术批评、时政评论等方面的成就与影响,尚待中文读者进一步认知。借《我们在此相遇》中文版出版之机,我们邀请著名公共知识分子梁文道先生...  

評分

起初只是被封面的电车吸引,似乎暗示着一段不坏的旅程。 害怕回忆录,因为一般的回忆录里充满了自恋和错误的记忆。 但这次没有以上弊端,更多的是克制。行云流水之间,细碎的片段变成珍珠,也许光芒没有钻石激昂,却温柔地招引着我们。 书后,梁文道说,这是“地志类”的写...  

用戶評價

评分

每齣現一個城市,每個城市都聯係一個人。我最喜歡在開篇寫的裏斯本,那個還保留著有軌電車的城市,那個覆滿瞭azulejosu瓷磚的城市,那個他用半自傳半虛構的方式描述他遇到自己已逝世的母親的城市。緊接就第二篇與博爾赫斯聯係起來的日內瓦。這本書想在數年後再讀一遍,大概會比現在讀更好。

评分

梁文道在評論裏說這本書是高度簡約的。其實我覺得,很多時候寫迴憶錄的人是兩難的。一方麵他們剋製不住書寫的願望,記憶的欺騙性與欺騙中包含的某種期待促使他們動筆;而另一方麵,有很多隱藏在記憶中的細枝末節是不堪敘述的。所以最後,迴憶錄就好像是床頭擺放的相片,你可以研究它但是請你韆萬不要談

评分

能把梁文道的采訪式前言和後續刪瞭麼,攪屎棍子

评分

梁文道在評論裏說這本書是高度簡約的。其實我覺得,很多時候寫迴憶錄的人是兩難的。一方麵他們剋製不住書寫的願望,記憶的欺騙性與欺騙中包含的某種期待促使他們動筆;而另一方麵,有很多隱藏在記憶中的細枝末節是不堪敘述的。所以最後,迴憶錄就好像是床頭擺放的相片,你可以研究它但是請你韆萬不要談

评分

喜歡《裏斯本》《死者記憶的水果》《伊斯靈頓》《馬德裏》 其它篇章無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