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4-11-22
在中国大地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内容简介
1986年,保罗·索鲁在时隔六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
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他用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从80年代走来,一路沧桑巨变,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
编辑推荐
★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经典之作,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
★ 影响何伟等一代旅行作家的先行者,比《江城》更早的外国人笔下的当代中国
★ 22条跨越东西南北的火车路线,长达一年的深度之旅,观察中国大地上的千百风貌
★ 激荡传奇的80年代,在一个 个平凡中国人的生活里,捕捉时代的发展轨迹
★ 冷静剖析,也刻薄吐槽,跟随犀利幽默的毒舌作家,发现中国人的集体性格与时代变化
获奖记录
1989年 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推荐语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记者,总能问出你心中的问题……他有艺术家的天分,可以化平凡为神奇。
——《独立报》
《在中国大地上》记录了保罗·索鲁在中国一年的旅行见闻,他在途中极尽毒舌之能……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不停地同陌生人搭讪,比如气质忧郁的方先生和登山家克里斯·波宁顿。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也我们更加了解作者本人——如果你想足不出户就游遍天下,他就是你最理想的旅伴。
——《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不是游记,而是深入、细致地观察和记录下1980年代中期剧变的中国。作者堪称何伟的先驱和师傅。跨越东西南北行程、独特的视角和冷静的分析,超越迄今绝大多数国人。
——豆瓣网友
保罗·索鲁( Paul Theroux, 1941— )美国知名旅行作家、小说家。1963年大学毕业后,到非洲马拉维、乌干达做老师。1968 年,在新加坡大学任教。1970年代初,和家人移居英国。现定居美国,并仍四处旅行。保罗·索鲁著作颇丰,火车旅行文学更是久负盛名,曾荣获英国惠特布雷德文学奖、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代表作有《火车大巴扎》《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英国环岛之旅》等。
论田野,索鲁肯定比不上何伟那么深入敏感还善于思考,论旅行文学,他也比不上毛姆那么文笔优雅眼光毒辣,索鲁这本就胜在真实、接地,不客气,有时候有点憨,他很容易像早年“美国佬”游客一样,道听途说或凭借几个个例,就对中国下一个浅薄自得而不着调的判断。这点儿反而成了这本书里让人觉得好玩甚至亲切的地方。看多了和平队的知识分子味儿田野,保罗索鲁的这种二舅进城Vlog式游记读来反而兴趣盎然。里面颇多敏感内容,保留的尺度还是不小的,为什么后浪总能出些尺度稍大的东西?真是撑死胆儿大饿死胆儿小的。
评分保罗.索鲁写完这本书的三十多年后,很多东西都已经变了。我们再也不会穿过俄罗斯的国境线时,听到广播里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消息,也不会在路过长春时,得知贝托鲁奇正在拍摄《末代皇帝》,更不可能看到旅游业尚不发达,像是一个城镇一般的拉萨城,甚至,绿皮火车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然,有些东西没有改变,就像同保罗.索鲁交谈的那位女大学生说的那样:“我们没有人闲逛,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具体的方向向前奔走的。” 也许是因为刚刚迈进社会,一切都在按部就班,我怀念去年自己闲逛的日子。
评分要真切地了解一个地方,除了吃一顿睡一觉证明你来过之外,或者还可以逛逛当地的菜市场。比较小的地方,不妨用脚丈量;大一点的地方,随意搭上某路公交车,兜上两圈;若是更大的异国,则不妨如本书作者,《在中国大地上》,心何如之,坐绿皮火车好啦,同时再参考前两种。越慢的方式,心就越容易抵达。故其下笔能入木三分,一方面是因为其目光犀利,再就是因为其始终沿着敏感红线潜行,接触到了一些真实的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所以真正的旅行文学,不仅是去拍一个照打一个卡,而是要将灵魂放逐在路上,尽量将自己的目光放低,放低,你才能看到别人若所不能看到的东西。可惜吾生也晚,侥幸坐了几十回绿皮火车,胡天胡地翻了若干跟头,光是顾着垂涎一个站台下一个站台那些冒着热气的当地吃食,倒不曾如此深刻。
评分要真切地了解一个地方,除了吃一顿睡一觉证明你来过之外,或者还可以逛逛当地的菜市场。比较小的地方,不妨用脚丈量;大一点的地方,随意搭上某路公交车,兜上两圈;若是更大的异国,则不妨如本书作者,《在中国大地上》,心何如之,坐绿皮火车好啦,同时再参考前两种。越慢的方式,心就越容易抵达。故其下笔能入木三分,一方面是因为其目光犀利,再就是因为其始终沿着敏感红线潜行,接触到了一些真实的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所以真正的旅行文学,不仅是去拍一个照打一个卡,而是要将灵魂放逐在路上,尽量将自己的目光放低,放低,你才能看到别人若所不能看到的东西。可惜吾生也晚,侥幸坐了几十回绿皮火车,胡天胡地翻了若干跟头,光是顾着垂涎一个站台下一个站台那些冒着热气的当地吃食,倒不曾如此深刻。
评分多半又把那些敏感的东西删减了。。
装帧漂亮。很久了,极少有一本书让我从拆开书封后就有立马想读且读下去的欲望。但这本不错,外表很像一本随时可带走的独立杂志,又因其呼应旅行主题的绿色,想起绿皮火车及其所带来的被无数次书写过的白衣飘飘的年代。那不仅关乎于80年代与年轻人和诗意联系在一起的模糊记忆,...
评分“看来他不喜欢中国” 2005年10月,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贯通。2006年7月,这条“天路”正式通车运营。其间近一年里,我无数次在各种报章杂志上看到同样一句话: “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如...
评分撰稿 | 赋格 「“看来他不喜欢中国”」 2005年10月,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贯通。2006年7月,这条“天路”正式通车运营。其间近一年里,我无数次在各种报章杂志上看到同样一句话:“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
评分 评分在翻译文字、他者的视角、时光流逝的三重交错下看到的对一片既应该是最熟悉的却又有些陌生的土地上的人和事物的描述。这样不可思议的感觉对我来说却是如此迷人。 1986,在这样一个已经远去(同年还有一件震惊国际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但有点印象深刻的年份,作者,一...
在中国大地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