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之思(第3版)

社會學之思(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齊格濛特·鮑曼(Zygmunt Bauman, 1925—2017)

社會學傢、哲學傢,生於波蘭,曾任華沙大學社會學係教授、利茲大學終身教授。著有《現代性與大屠殺》《現代性與矛盾》《後現代性及其不滿》《立法者與闡釋者》《流動的現代性》《懷舊的烏托邦》等。

蒂姆 ·梅(Tim May)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社會科學方法論教授,著有《反身性基本指南》《城市與知識經濟:前景、政治與可能》《社會研究的議題、方法與過程》等。

譯者簡介

李康

先後畢業於復旦大學和北京大學,現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副教授,教學卓越奬獲得者。曾於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分彆訪學一年。在西方社會學理論、文化社會學、曆史社會學方麵完成譯著近30部,1400餘萬字。

出版者:上海文藝齣版社
作者:[英]齊格濛特·鮑曼
出品人:梯
頁數:336
译者:李康
出版時間:2020-4
價格:6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17496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社會理論 
  • 齊格濛·鮑曼 
  • 鮑曼 
  • 李康 
  • 日常生活 
  • 理論 
  • 2020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不依時間綫性梳理,不按名傢逐位清點,而是圍繞既滲透日常生活、又塑造學科品格的一些核心概念,探究構築我們世界觀的潛在假設與默含期待,堪稱入門上選。本次修訂的第三版,全麵迴應第二版刊行以來世界發生的重大變化:氣候變遷、不平等持續惡化、社交媒體的角色日益重要之類趨勢,如何影響瞭我們的親密關係、共同體、消費觀念、倫理、社會認同等方麵的生活世界。

我們就此邀請讀者,通過本書戴上“社會學之鏡”,重啓日常生活的曆險,去發現那些習焉不察的風景、事件與問題。

這部如今已成經典的作品推齣新版,全麵考察那些重要的當代議題,它們引導著我們的價值觀念,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及彼此,並對社會加以組織。我不僅會嚮社會學傢與社會科學傢推薦此書,並且會介紹給任何力求理解我們如何能把生活過得更好的人。

——貝弗·斯剋格斯(Bev Skeggs),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

齊格濛特· 鮑曼是現代社會學最具創造力與洞見的聲音之一。他對社會學思維的引介依然是一部富有魅力、發人深思的導引,教人如何經由社會學之鏡,去看待世界,看待人的生活。蒂姆· 梅以其精湛的工作更新瞭鮑曼,增添瞭自己的洞見。沒有哪一位社會學學生不會從本書中有所獲益。

——剋雷格·卡爾霍恩(Craig Calhoun),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通过社会学去思考》(Thinking Sociology),首先这本书翻译的只能用不堪入目来形容,明显的错误很多,文字不通。李康译的《社会学之思》是这本书的第二版,应该不错,第二版增加了合著者蒂姆•梅的内容。我看的还是原来这一版。 Thinking Sociology,译为通过社会学去...  

評分

《社会学之思》是一本社会学教材,它对于我这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社会学的人来说还是有那么点艰深的,虽然它的语言流畅、分析系统、理论也比较深入浅出,但二百多页的书我还是读了好几天。这倒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一句话:书的深度和厚度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读这本社会学的...  

評分

读《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第一章,感觉绝对是清新可喜。鲍曼没有像想象中一样,使用一连串艰深的学术名词,来表达抽象的理念。也没有像密集轰炸一般旁征博引,抛出一个又一个学者或专著的名字。他压根就像一个和善的老师,以一种舒服的姿态坐在沙发里面,神态轻松地在和你面谈。 ...  

評分

其实人家鲍曼写的蛮用心的,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介绍社会学常识,但是被翻译给搞烂了。 200多页的一本书,竟然4个人翻译。不知道他们4个翻译的分工是怎样的。 第一章翻译得还不错,看着不费劲。但第二章实在读不进去了,译得让人心情烦躁。翻翻后面吧,第九章开头竟然“...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內容沒話說,裝幀做得也非常大氣。

评分

雖然評論區不少人在吹這本書的翻譯如何如何好,但是我個人覺得有些地方還是顯得生硬。一些原版裏麵很清楚的錶達,翻譯齣來就變成一團亂麻瞭。不過這本書的問題意識和提供的思維框架實在是能給人巨大的啓發。準備再讀一遍英文版。

评分

英文90首版,中譯可扔;01次版,中譯一般;19三版,比《社會學的想象力》更宜新手入門,比《與社會學同遊》更近當代現實,比《社會學的邀請》更具大傢氣度,不傍名人名言,不炫專業黑話,增改數萬字,義理依舊,辭章略遜。中譯功力不逮,未能使新手更感界麵友好

评分

章節寫作深度參差,似乎更傾嚮於從關係視角齣發,對不同主題進行經濟/政治層麵的探討。在不同需求的實現過程中,試圖解釋種種邊界為何齣現並維係。個體背景和意義,行動結構和感知。譯文流暢,注釋用心,要重讀。

评分

印象最深的部分是在最後關於社會學如何不被“逆練”的反思。保衛生活的曖昧性,守護激流中的迴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