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覺醒

中國覺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丁韙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美國北長老會派至中國的傳教士,在中國生活瞭62年(1850—1916,其間有四年時間不在中國),曾任北京同文館和京師大學堂的總教習。他精通中國語言和文學,對晚清中國社會有微細的觀察和獨到的見解,是清末在華外國學者中首屈一指的“中國通”,同時也是一位充滿爭議的曆史人物。著有《漢學菁華》(The Lore of Cathay)和《花甲憶記》(A Cycle of Cathay)等。

出版者:世界圖書齣版公司北京公司
作者:丁韙良
出品人:後浪
頁數:237
译者:瀋弘
出版時間:2010-1
價格:22.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6286640
叢書系列:丁韙良作品集
圖書標籤:
  • 曆史 
  • 丁韙良 
  • 海外漢學 
  • 中國 
  • 中國近現代史 
  • 中國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中西文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丁韙良對中國文化的瞭解要遠比其他西方漢學傢更為深刻,對於中華民族的感情和同情心也要比絕大部分西方人更為深厚。

本書在介紹清末的地理、人文以及中華幾韆年文明史的同時,著重描述瞭作者所親身經曆的1902—1907年間清政府所推行的新政和改革,並試圖解釋推動中國社會變革的潛在力量,錶達瞭作者對於中國光明未來的極大期盼。

作者的特殊身份和背景決定瞭他所闡述的觀點偶有偏頗,但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以及同情心仍躍然紙上,讀來備感親切。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也许对于一个正统的并对祖国有一定了解的国人来讲,书中第一部分属于国家地理部分,大多数内容不具可读性;第二部分内容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中,作者谈到三皇五帝和周朝圣贤们,并对每个朝代的更迭作了简要的介绍,事实上由于之前也看过许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故亦只是粗略的...  

評分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始我的评论,首先,因为这本书我不得不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这必将是庞杂和不堪的。其次,此书采用的常见的西方记者式的文体,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读者的眼光。再有,无论丁韪良比其他同时代来华的传教士对中国更有好感,更有同情心,以及在向中国传播西方...  

評分

此书分量较重,值得大力推荐。 然而,现在豆瓣上著录的“作者简介”,笔墨甚为可笑。转贴一段如下: “九十高龄的丁韪良在中国仙逝,死后他常常被喻为“19世纪的利玛窦”。的确,和他的前辈利马窦、汤若望等人一样,他们来到中国都是为实现“传教”这一目的,无疑,从这个目的...  

評分

也许对于一个正统的并对祖国有一定了解的国人来讲,书中第一部分属于国家地理部分,大多数内容不具可读性;第二部分内容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中,作者谈到三皇五帝和周朝圣贤们,并对每个朝代的更迭作了简要的介绍,事实上由于之前也看过许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故亦只是粗略的...  

評分

此书分量较重,值得大力推荐。 然而,现在豆瓣上著录的“作者简介”,笔墨甚为可笑。转贴一段如下: “九十高龄的丁韪良在中国仙逝,死后他常常被喻为“19世纪的利玛窦”。的确,和他的前辈利马窦、汤若望等人一样,他们来到中国都是为实现“传教”这一目的,无疑,从这个目的...  

用戶評價

评分

有些部分翻譯有問題

评分

袁世凱在國外的評價還不錯;中國信釋道儒的信念抑製科技發展,真的是吃虧嗎?也許在100~200年看是真的,也許對××黨來說是真的,但是對民族來說未嘗不是好事。

评分

一個傳教士基於宗教情感對於沒落中國的最後一絲奢望。

评分

作者對中國還是充滿善意與希望的,雖然囿於傳教士的立場難免看法有些偏頗與不切實際。總體應該算是一本針對外國讀者的曆史普及書。

评分

有些部分翻譯有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