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王尔德 英国文学 书信 LGBT 外国文学 英国 爱情 文化
发表于2025-05-29
自深深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895年,41岁的王尔德已名震英国,风头正劲,因与友人波西的关系被波西之父诉诸公堂,在狱中,王尔德写了这封“来自深渊的书简”,独白式的文字透露着他与波西的感情,恨意中夹杂着爱与温柔,书中还记录了这位唯美主义代言人对美、艺术、人生的观点。五年后,王尔德去世,这本书成了他在世间的最后杰作。
作者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年) 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伟大的语言大师。唯美主义代言人。 王尔德出身名门,且天赋过人,20岁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牛津大学,在戏剧、小说、诗歌、童话等方面均留下传世作品。他衣着张扬,性情不羁,一生争议不断,博尔赫斯盛赞“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1900年,王尔德于巴黎逝世,肉身虽逝,魅力却随文字存,一百多年来,无数倾慕者到他墓前瞻仰,他的墓碑以布满倾慕者的唇印而成为当地一道独特风景。
译者梁永安 台湾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哲学硕士,专职译者,已完成近百本译著,译有《李维史陀:实验室里的诗人》《文化与抵抗》等。
虽然我从来不相信爱情没有信仰,王对爱情和信仰的忠诚着实震撼人心。艺术家的纤细神经和敏感心灵,对唯美和完美从一而终的坚决贯彻,会二刷的。
评分在这位艺术家身上,不是说理智完败情感,而是他心甘情愿将理智臣服情感之下:在列举一系列痛心的过去之后,可以说他沉迷于爱,也可说他对人性依然怀有期待。
评分小时读《快乐王子》,我们流了两吨的眼泪。 (虽然读前面哀怨部分有偷笑), 这一本就是心碎的王尔德啊,活出童话的人。 为了爱,为了美,为了艺术,他至死不休。 “平常的财宝会被偷走,而真正的财富则不会,你灵魂里无限珍贵的东西是无法被夺走的。” ——请允许我把它献给(说这句话的王尔德)本尊。
评分这是现代版的《会饮篇》,王尔德对于男友的诘问、对于自身无法摆脱这股浪漫的喟叹(这部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从对波西性格的分析得出的那个结论:恨能让人缺乏想象力,而爱能诞生一切),渐而转至自身灵魂的涤荡中去,他从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希腊悲剧和耶稣的身上寻求到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永恒的表现:再无背后的悲伤,以及由此生发而出的谦卑,这谦卑让所有的一切不止诚可原谅,更催生了他的无限感激和对出狱后可能获得的所谓「新生」激动不已,这时候「想象力」已经上升为最原始的道德判断标准:同理心。或者说,他终于自证了艺术的个人主义。
评分现实版《面纱》
看过《快乐王子》的人,都能复述以下故事:王子有颗善良的心,把一切奉献出去,最后折腾死了自己。当代社会是不倡导这种可谓愚蠢的彻底付出的,但这个唯美和充满爱意的童话却自此留在我们心里,连同那个写故事的傻子。 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英国人,死时46岁。为英国...
评分他生于1856年,比萧伯纳大两岁,一个非常爱尔兰的爱尔兰人。静默在人群里很普通,浮肿,笨拙,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如果他开口,只要他开口,便摇身成了罗马人的皇帝,嗓音健壮如骡马,字句精致如战车,机智好比防御的盔甲。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叶芝这样说他,“天生的领袖,行...
评分应该说是看完后给我的一些思考,不能全做书评来看。 人最好的长处就是知道自己的劣势。劣势可能真的是一个性格上的弱点,但很大可能只是你并不合适这个社会要求或人际要求的一个品性,而不是非改不可的缺陷。清晰自己的“劣势”,不是要去修改或是转变或是极力掩饰,...
评分不曾想在雨夜看王尔德也会是疼痛的经历。 只因看的是让作者本身亦会疼痛的文字。 [狱中记]还有个译名,作[自深深处]。 自深深处的深深的爱,抑或是深深的恨。 要知爱恨这种强烈欲望下的强烈情感,本不可能有清晰可见的界限。 就让我们浑浑噩噩的不分彼此,总好过言辞犀利的...
评分连岳在情感专栏中一再告诫广大少女要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三十多岁的男人。这个年龄段的男人一方面事业已小有基础,渐入佳境,另一方面青春又尚未走远,体健貌端,富有熟男魅力,且人情练达,知情识趣,美少女战士们在其面前自然严重缺乏抵抗力,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人的动物...
自深深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