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41岁的王尔德已名震英国,风头正劲,因与友人波西的关系被波西之父诉诸公堂,在狱中,王尔德写了这封“来自深渊的书简”,独白式的文字透露着他与波西的感情,恨意中夹杂着爱与温柔,书中还记录了这位唯美主义代言人对美、艺术、人生的观点。五年后,王尔德去世,这本书成了他在世间的最后杰作。
作者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年) 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伟大的语言大师。唯美主义代言人。 王尔德出身名门,且天赋过人,20岁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牛津大学,在戏剧、小说、诗歌、童话等方面均留下传世作品。他衣着张扬,性情不羁,一生争议不断,博尔赫斯盛赞“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有魅力”。1900年,王尔德于巴黎逝世,肉身虽逝,魅力却随文字存,一百多年来,无数倾慕者到他墓前瞻仰,他的墓碑以布满倾慕者的唇印而成为当地一道独特风景。
译者梁永安 台湾大学文化人类学学士、哲学硕士,专职译者,已完成近百本译著,译有《李维史陀:实验室里的诗人》《文化与抵抗》等。
本来不想写的,可是看了两篇排在前面的书评觉得我靠太没意思了.....还不如我写呢!【人生就是要多点(盲目的)自信】 看第一遍的时候强烈的哭笑不得,这本书撇开中间聊艺术聊宗教的部分,活生生就是一部“我的前任是极品”的控诉书。对于波西这个小贱人,王尔德把又爱又恨...
评分1895年1月和2月,王尔德的两部名剧《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在伦敦相继首演,得到了观众及评论家的双重肯定,王尔德因此达到了人生及艺术的巅峰,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他就卷入了官司。首先是他在同性恋人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的撺掇下,控告道格拉斯的父亲诽谤,不仅败诉...
评分看过《快乐王子》的人,都能复述以下故事:王子有颗善良的心,把一切奉献出去,最后折腾死了自己。当代社会是不倡导这种可谓愚蠢的彻底付出的,但这个唯美和充满爱意的童话却自此留在我们心里,连同那个写故事的傻子。 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英国人,死时46岁。为英国...
评分《自深深处》记录了王尔德的情殇之路:1895年,王尔德的同性情人道格拉斯·波西的父亲昆斯贝理侯爵,因为儿子与王尔德之间的不伦交往,愤而起诉王尔德。王尔德在波西的怂恿下,进行反诉,最终被判入狱。 从入狱时几近窒息的锥心痛苦,到出狱时的宁和平静。一代才子到...
评分看过《快乐王子》的人,都能复述以下故事:王子有颗善良的心,把一切奉献出去,最后折腾死了自己。当代社会是不倡导这种可谓愚蠢的彻底付出的,但这个唯美和充满爱意的童话却自此留在我们心里,连同那个写故事的傻子。 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英国人,死时46岁。为英国...
在这位艺术家身上,不是说理智完败情感,而是他心甘情愿将理智臣服情感之下:在列举一系列痛心的过去之后,可以说他沉迷于爱,也可说他对人性依然怀有期待。
评分把人生看得再透彻,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王尔德一切都想的明白,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字字怨言中都是断不了的爱
评分又恨又爱,最终还是逃不了波西的魔掌!
评分《自深深处》是王尔德因男友的缘故入狱后,写给未曾来过一封信的对方的一本书信。洋洋洒洒九万多字,作者在信里记叙了自己曾经为对方做过的所有蠢事和控诉,以及在控诉背后的思念、爱意、等待和自我救赎。于是,突然也就原谅了曾经做过不少蠢事的自己。作者在书里写,悲伤的背后总有一个灵魂。我们必须接受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难和愚蠢,否认过去毫无意义。我们必须比从前更多地向自己索取,更少地向世界索取。他也引用歌德的诗「谁若不曾将悲伤和饭吞,谁若不曾中宵以泪洗面,无眠直至天明,谁便不会认识汝等:汝等上届之奇妙力量」。想把这本书送给每一个失恋或是正在经历人生低谷的人。别难过,别自责,真心会被辜负,会被愚弄,但它永远珍贵。
评分爱死台湾译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