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米特1888年出生在德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天主教徒,从小喜好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神学。在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一边研究新康德主义法理学,一边写论瓦格纳的华彩文章。1916年,施米特发表了一部从政治哲学角度论诗人多伯勒的长诗《北极光》的专著,从此开始了其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思想生涯。
吉迪恩拉赫曼 作为“第三帝国的桂冠法学家”而声名鹊起,这听起来并不像是一种会让子孙后代爱戴自己的好方法。事实上,在na cui失败后的几十年里,卡尔施米特的思想被广泛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但近年来,全球对施米特的著作重新产生了兴趣。施米特于1985年去世,享年96岁。中国...
评分政治的根本作用是划分朋友和敌人。 就像伦理学的根本作用是划分好和坏,美学的根本作用是划分美和丑,经济学的作用是划分利和害。 政治之所以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课题,就在于这个根本作用的划分独立于其他根本划分。换言之,敌人也可以很高尚,很完美。 敌人这个概念仅...
评分7p 亚里士多德:友谊与战争分别是建构与摧毁的原因。 12p 既不贬低挑衅,也不贬低挑战,必须尝试回答。 13p 国家与民族这两个概念以政治的概念为前提。因而若政治的本质收到误解,它们终将无从把握。 31p 划分具有自主性,每种划分均利用其他各种划分来支持自身,而政治划分是...
评分不过尔尔。在政治实践中,敌友从来不是等价替换的概念,而有本末。则有两种情况:以友为本,敌为非友。以敌为本,友为非敌。施密特不加分辨,但有提到人类不能大同,那自然是以敌为本了。 这两种情况差别大了。以友为本,无敌亦友。以敌为本,无敌,友就未必了。二战美苏之友,...
评分来自哈贝马斯《论康德的永久和平观念》,曹卫东译。 针对这种关于现代性的道德-实践的自我理解(指“康德所依据的道德普遍主义“作为”一种规范性的直觉范畴”)【50】,出现了一种理论思潮,从黑格尔对康德的人类道德进行批判开始,迄今为止在德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潮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