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王氏之死

婦人王氏之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出版者:麥田出版社
作者:[美] 史景迁
出品人:
页数:261
译者:李孝愷
出版时间:2009/01/15
价格:NT$280
装帧:平裝本
isbn号码:978986173464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史景迁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社会史 
  • 社会文化史 
  • 史景遷 
  • 歷史 
  • 社會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婦人王氏之死》在類別上可以歸到地方社會這一項,但在風格與取徑上卻與其他的研究大不相同。史景遷一向偏重在文學性的故事,但透過有別於一般歷史論著的敘述技巧,和學術涵養所訓練的敏銳感知能力,在僵化的史料背後,重新塑造或捕捉逝去的時空和人物的生命。

史景遷依據《郯城縣志》和其他幾個地方的方志、郯城縣官黃六鴻的《福惠全書》、小說《聊齋誌異》等,意外發現在中國明末清初的山東省郯城縣,曾發生一名婦人王氏的死亡案件,進而引發了他對這個在中國邊緣,在歷史上微不足道的小城的研究興趣:郯城在屬於它的時空背景下有著什麼樣的風貌?

因此通過本書,史景遷為讀者建構清初山東地方民眾的心靈圖像,還原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命運。

史景遷使用的資料,看似簡單、平常,但透過他獨特的敘事與文字,郯城這個三百多年前,在中國北方的一所窮苦的聚落,卻以那麼鮮明的形象,逼近讀者眼前,久久揮拭不去。1668年的那場地震,如何極具象徵性的將我們帶進郯城的歷史。透過史景遷的文字敘述,呈現一幅幅鮮明的圖像和具體的描述,讀者才真正進入曾經靠抽象的概念徘徊在其外的鄉村世界,真正走進這些人的生活和他們的苦難與夢幻之中。從一個老百姓婦人王氏的短暫一生,後世的讀者將可看到這塊土地上的一切不幸與喧擾。

《婦人王氏之死》為史景遷最受歡迎的著作之一。全書抽絲剝繭,解剖市井風俗,分析法律訟事,在在引人入勝。而史景遷自有情觀點,探討女性情欲及想像世界,波瀾起伏,尤其驚心動魄。本書在社會史、法律史、敘述史,以及女性研究等方面,均具有示範意義。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X发现宁夏中卫有黄河。那里的黄河还是清流,静静躲在贺兰山的余脉影子里头,迤俪向东北而去。从她的讲述看,我相信中卫的黄河与上游其它地方并无二致。   X从行李包里倒出一小包石头来,大如鸡蛋,小似蚕豆,圆圆的腰身,与雨花石光彩的外表不同,它的面容是灰朴朴的。X...  

评分

已经看了一大半。王氏之死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不过也还不错。没有太多结论性与分析性的东西,而更是像在给没接触过那个古老中国的外国读者的陈述讲解。比较有趣的是,里面大幅的引用了聊斋里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原文,像崔猛这种的更是全文录用。倒是钩起了我读一遍聊斋的兴...  

评分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在其代表作《王氏之死》(The Death of Woman Wang)中描绘了中国清代初期山东郯城的社会现状,既有乡村属性又有地方特色,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民众的生活风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其一,由1673年冯可参主编的《郯城县志》,郯城知县黄六鸿的回忆...  

评分

美国史学大师史景迁中国研究系列,我从图书馆里找到了《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三本,《王氏之死》是我看完的其中一本。 全书加上注释和参考书目,仅仅147页,正文仅仅114页,主人公王...  

评分

王氏、董小宛及官人袁小修 1、写这样的书他一定会感到创造的喜悦 两天看完了史景迁《王氏之死》。此书写作资源,是一本县志,一个退休官员的笔记和蒲松龄的小说。王氏在第五章出现,也在第五章死去。第六章"审判"只是一个尾声了。王氏之死的个案和郯城的苦难是观察十七世纪...  

用户评价

评分

喜欢这一版装帧流露出的鬼气。

评分

各故事的主体来源于《聊斋志异》,将其与《郯城县志》的记载联系,试图建构民众的心灵图像,不过文学性的想象居多,说服力不够。但经过史景迁的叙述,郯城始终与“灾异”二字联系在一起。

评分

各故事的主体来源于《聊斋志异》,将其与《郯城县志》的记载联系,试图建构民众的心灵图像,不过文学性的想象居多,说服力不够。但经过史景迁的叙述,郯城始终与“灾异”二字联系在一起。

评分

各故事的主体来源于《聊斋志异》,将其与《郯城县志》的记载联系,试图建构民众的心灵图像,不过文学性的想象居多,说服力不够。但经过史景迁的叙述,郯城始终与“灾异”二字联系在一起。

评分

复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