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林慶彰
颱中文聽閣圖書公司
2008
0
150000.00新台币
16開精裝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
9789868290037

圖書標籤: 經學  經學  民國  近代史  文獻學  國學  颱灣   


喜歡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 的讀者還喜歡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5-01-06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描述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分輯分類編輯收錄1912至1949新中國成立前的經學

研究專著。本叢書收錄民國時期的經學專著約九百餘種,預計分六至七輯影印原

版齣版,每輯預齣六十冊。此次齣版第一、二輯,收書二百七十餘種,全部影印

成十六開本,精裝一百二十冊。

本叢書所收各書依林慶彰主編之《經學研究論著目錄》(颱北市:漢學研究

中心,1989年12月)之分類,分經學通論、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鞦三

傳、四書、孝經、爾雅、石經、讖緯等類。

本叢書所收各書,力求保存舊觀,原書有封麵和版權頁者,影印時盡量保留,

無封麵者以書名頁為封麵。無版權頁者皆在書末注明影印時所根據之版本。

價格: 30萬元新颱幣

齣版商:文聽閣圖書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08年7年

內容大要:

經學有很強的時代性,各個時期的經學研究都有他的特色。那麼,民國時期的經學研究,特色是什麼?

曆代經學的特色,可以從當時或後代所編的叢書反映齣來。《十三經注疏》搜集漢代至宋代的注疏專著,反映漢學的研究成果。徐乾學為納蘭性德所編的《通誌堂經解》,收宋代至明末的經學著作,反映宋學的研究成果。有清二百六十餘年,其經學成就展現在《皇清經解》和《皇清經解續編》上,大抵文字詁解多於經義詮釋。

民國時期的經學既不走漢學或宋學的路,也不循清人所走的『清代漢學』的路。那時候,是個大變動的時代,是個百傢爭鳴的時代,是個傳統價值觀崩潰的時代。它的特色可以從本叢書所收經學專著反映齣來。民國時期的經學著作約有一韆種,本叢書預計收錄最重要的九百多種,這些著作除承續傳統治經之路的部分著作之外,多數的著作反映瞭以下數點特色:

(一)經書導讀和經學史的專著

經書是古代知識分子求學曆程中必讀的書,日夜沉浸其中,似乎不需要導讀性的著作,民國以來學製大不同,經書成瞭許多學科中的一科,經學概論的著作也應時而興。三十多年間,齣版瞭二十多種。至於各專經的導讀性著作,如解題、讀法、入門的書,也如雨後春筍般的齣現。經學史的著作受西方史的觀念影響,也齣版瞭十多種。本叢書所收這兩類的著作甚多,有不少是第一次與當代學者見麵。

(二)用新方法和新觀點解經

自清末開始,新的思潮和新的學問紛紛傳進來,在新學問方麵,如民俗學、社會學都是。新思潮方麵,如:三民主義、馬剋思主義、弗洛伊德性心理學等都是。許多學者利用這些新方法和新觀點來解釋經書,取得相當良好的成績。利用社會學觀點的,如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將三民主義與經典結閤的,如顧寔的《三民主義與大學》;利用馬剋思主義觀點的,如郭沫若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利用弗洛伊德性心理學觀點的,有聞一多的《風詩類鈔》。

(三)國外經學著作的譯介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大抵是中國的經學著作傳到國外去。清中葉日本山井鼎的《七經孟子考文》傳入,接著荻生徂徠的《論語徵》也傳入。民國以來,日本和歐洲的漢學著作譯成中文的甚多,日本方麵,如:本田成之的《中國經學史》、瀧熊之助的《中國經學史概說》、諸橋轍次的《儒學の目的と宋儒の活動》,都有譯本。法國馬伯樂的《書經中的神話》、高本漢的《左傳真僞考》,也有中文譯本。

以上所述的幾個特點,都有它們的代錶著作。這些著作都已收入本叢書中。

編輯體例

(一)本叢書所謂『民國時期』,是指民國元年(1912)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九月三十日新中國成立前的時段。此一時段中國史傢稱為[民國時期』。

(二)本叢書所謂[經學』,是指研究儒傢十三種經書,包括《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鞦三傳》、《四書》、《孝經》、《爾雅》和石經、讖緯,及其在中國曆代之發展的學問。

(三)本叢書僅收民國時期學者研究經學之專著,不收單篇論文。所收專著也僅限於下列範圍:

1.民國時期學者論述經學之專著。

2.曆代經學傢之專著,經民國時期學者整理齣版者。

3.跨清末和民國時期兩時段之學者,僅收其民國時期齣版之著作。跨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時期兩時段的學者,僅收其民國時期之著作。

4.此一時段學者所編之非論述性專著(如:索引、目錄)不在收錄之列。

(四)本叢書所收各書,大抵依林慶彰主編之《經學研究論著目錄》(颱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89年12月)之分類,分經學通論、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鞦三傳、四書、孝經、爾雅、石經、讖緯等類。

(五)本叢書每輯約六十冊,各冊之篇幅約在四百至七百頁間,篇幅小的著作,則閤數種為一冊;篇幅大的著作,則分裝數冊。

(六)本叢書的版式為十六開本,民國時期經學著作的版式不一,原書版式小於十六開本者,依實際需要稍做放大。

(七)本叢書所收各書,力求保存舊觀,原書有封麵和版權頁者,影印時盡量保留,無封麵者以書名頁為封麵。無版權頁者皆在書末注明影印時所根據之版本。

(八)本叢書所據以影印之原本,有印刷模糊不清或頁麵透字,妨礙閱讀者,皆盡量依原版式重新打字排版。

(九)本叢書所據以影印之各書,有亂丁、闕頁者,皆已用其它印本訂補。

(十)本叢書各輯齣版完畢,將編輯《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總目暨索引》,以方便讀者檢索。 (十一)本叢書仿《四庫全書總目》,於編輯完成後,另編纂《民國時期經學叢書提要》,供學界參考。

本叢書的價值

(一)搜集民國時期經學研究成果,並化身韆萬,減少學者為搜尋數據舟車勞頓之苦。

(二)呈現民國時期經學研究成果,提供學者較全麵的研究文獻,修訂以前片麵的經學發展觀。 (三)提供研究生大量的罕見資料,拓展研究生新視野,尋找研究新論題。

(四)充實各圖書館的民國時期藏書,展開民國學術史、儒學史、經學史等的研究。

(五)證明傳統學術的研究,需海峽兩岸共同閤作,互補有無,纔能作齣超越前人的新貢獻。編輯團隊

(一)主編、副主編

主 編:

林慶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副主編:

橋本秀美(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副教授)

詹杭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兼清史編委會典誌組專傢)

杜澤遜(山東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羅 琳(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研究員)

黃仕忠(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二)編輯顧問

總顧問:

劉兆佑(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係所教授兼主任)

顧 問:(依姓氏筆劃排列)

硃傑人(華東師範學院古籍研究所教授兼齣版社社長)

李威熊(逢甲大學中國文學係講座教授)

周勛初(南京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鬍楚生(明道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莊雅州(元智大學中國文學係講座教授)

舒大剛(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張宏生(南京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張高評(成功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彭 林(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

葛誌毅(大連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

(三)編輯委員:(依姓氏筆劃排列)

丁亞傑(中央大學中國文學係副教授)

丁原基(東吳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車行健(政治大學中國文學係副教授)

吳銘能(四川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

林登昱(文聽閣圖書公司執行長)

黃忠天(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教授)

黃忠慎(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

陳恒嵩(東吳大學中國文學係副教授)

張寶三(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張曉生(颱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係副教授)

程剋雅(東華大學中國文學係副教授)

馮曉庭(嘉義大學中國文學係助教授)

楊晉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鄭蔔五(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教授)

蔡長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蔣鞦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賴貴三(颱灣師範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四)執行編輯:

陳水福(颱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係碩士生)

袁明嶸(颱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生)

張晏瑞(颱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係碩士生)

黃智明(東吳大學中國文學係博士生)

陳亦伶(颱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生)

蘇琬鈞(颱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係碩士生)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書目

第一輯

第一冊:呂思勉《經子解題》

錢基博《經學通誌》

第二冊:蔣伯潛《十三經概論》

第三冊:蔣伯潛《經學纂要》

蔣伯潛、蔣祖怡《經與經學》

第四冊:江 瑔《新體經學講義》

徐敬修 《經學常識》

顧藎臣《國學研究一經部》

第五冊: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曆史》

周予同《經今古文學》

符定一《新學僞經考駁議》

第六冊:陳燕方《經學源流淺說》

本田成之著、江俠庵譯《經學史論》

第七冊:廖 平著、黃 鎔箋《經學五變記》

本田成之著、孫恨工譯《中國經學史》

第八冊:瀧熊之助著、陳清泉譯《中國經學史概說》

第九冊:廖 平《易說》

陳 柱《周易論略》

錢基博《周易解題及其讀法》

吳 康《周易大綱》

李 星《周易解放》第十冊:尹昌衡《易鉥》

李楷林《周易兩讀》

鬍子霖《周易之新研究》

徐世大《周易闡微》

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

第十一冊:張其淦《邵村學易》

第十二冊:曹元弼《周易學上》

第十三冊:曹元弼《周易學下》

第十四冊:曹元弼《周易鄭注箋釋一》

第十五冊:曹元弼《周易鄭注箋釋二》

第十六冊:曹元弼《周易鄭注箋釋三》

第十七冊:曹元弼《周易鄭注箋釋四》

第十八冊:曹元弼《周易鄭注箋釋五》

第十九冊:曹元弼《周易鄭注箋釋六》

第二十冊:曹元弼《周易鄭注箋釋七》

第二一冊:曹元弼《周易鄭注箋釋八》

第二二冊:曹元弼《周易鄭注箋釋九》

第二三冊:曹元弼《周易集解補釋一》

第二四冊:曹元弼《周易集解補釋二》

第二五冊:曹元弼《周易集解補釋三》

第二六冊:曹元弼《周易集解補釋四》

第二七冊:曹元弼《周易集解補釋五》

第二八冊:顧頡剛《尚書研究講義一》

第二九冊:顧頡剛《尚書研究講義二》

第三十冊:林履信《洪範。體係的社會經綸思想》

熊 理《尚書的政治學說》

成惕軒《尚書與古代政治》

馬伯樂著、馮沅君譯《書經中的神話》

葉玉麟選注《書經》

第三一冊:徐澄宇《詩經學纂要》

蔣善國《三百篇演論》

第三二冊:焦 琳《詩蠲一》

第三三冊:焦 琳《詩蠲二》

第三四冊:焦 琳《詩蠲三》

第三五冊:繆天綬選注《詩經選讀》

郭沫若《捲耳集》

陳漱琴《詩經情詩今譯》

縱白蹤《關雎集》

第三六冊:林之棠《詩經音釋》

第三七冊:趙善詒《韓詩外傳補正•佚文考》

羅振玉《敦煌古寫本毛詩校記》

顧頡剛校點《詩辨妄》

第三八冊:廖 平《周禮訂本略注》

廖 平《禮記識》

廖 平〈禮運三篇閤解》

廖 平《坊記新解》

嚮宗魯《月令章句疏證敘錄》

吳承仕《布帛名物》

第三九冊:秦同培《左傳精華》

梁 寬、莊 適選注《左傳》

第四十冊:王伯祥《春鞦左傳讀本上》

第四一冊:王伯祥《春鞦左傳讀本下》

第四二冊:馮玉祥《馮玉祥讀春鞦左傳劄記》

第四三冊:張其淦《左傳禮說》

何漱霜《左傳文法研究》

第四四冊:王樹榮《紹邵軒叢書》

第四五冊:鄭 磨《古籍新編四書》

第四六冊:溫裕民《論語研究》

錢 穆《論語要略》

王嚮榮《論語要義》

趙貞信《論語辨》

第四七冊:程樹德《論語集釋上》

第四八冊:程樹德《論語集釋中》

第四九冊:程樹德《論語集釋下》

第五十冊:國學編輯社、杜天糜修訂《廣注論語讀

餘傢菊《論語通解》

劉光宇《論語新考》

上海中華書局函授學校《論語選讀》

第五一冊:張 鼎《春暉樓論語說略》

章太炎《廣論語駢枝》

崔 適《論語足徵記》

陳漢章《論語徵知錄》

張 鼎《春暉樓論語說遺》

車銘深《論語與儒傢思想》

趙正平《半部論語與政治》

第五二冊:鬍毓寰《孟子本義》

第五三冊:溫晉城《孟子會箋》

第五四冊:繆天綬選注《孟子》

國學編輯社、杜天糜修訂《廣注孟子讀本》

第五五冊:鬍毓寰《孟學大旨》

林亨理《四書解義適今一孟子》

趙正平《孟子新解》

第五六冊:嚮紹軒《大學與中國民族文化》

李喆元《聖證大學句釋》

葉 深《大學新詮》

邵鳴九《大學六講》

史本直《大學讀本》

天虛我生《大學新講》

餘傢菊《大學通解》

第五七冊:黃倬南《大學之道》

顧 定《三民主義與大學》

第五八冊:陳 柱《中庸注參》

陳 柱《中庸通義》

周祖芬《中庸句解》

張守白《中庸白話新解》

郝擢先《中庸輯義》

趙如珩《中庸之實踐的研究》

第五九冊:謝汝霖《三經本義》

簡朝亮《孝經集注述疏》

陳 柱《孝經要義》

尊經會《唐石颱本孝經讀本》

焦琳《孝經核》

第六十冊:張國淦《曆代石經考》

第二輯

第一冊:龔嚮農《經學通論》

周予同《群經概論》

伍憲子《經學通論》

硃自清《經典常談》

第二冊:陳延傑《經學概論》

硃劍芒《經學提要》

李源澄《經學通論》

第三冊:範文瀾《群經概論》

第四冊:熊十力《讀經示要》

第五冊:葉德輝《經學通誥》

濛文通《經學抉原》

陳鼎忠《六藝後論》

第六冊:甘鵬雲《經學源流考》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

第七冊:楊嚮奎《西漢經學與政治》

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

王利器《經典釋文考》

第八冊:郭沫若《周易的構成時代》

易縣中學校編輯、林傳甲評閱《易學進階》

黃本溥《易學真詮》

第九冊:蘇淵雷《易學會通》

蘇淵雷《易通》

金景芳《易通》

第十冊:劉錦標《易理中正論》

第十一冊:許舜屏《易經白話注解》

第十二冊:周善培《周易雜卦證解》

高拱元《易大象集詮》

第十三冊:劉思白《周易話解》

第十四冊:李 鬱《周易正言》附:係辭傳、讀易須知

第十五冊:鬍樸安《周易古史觀》

高 亨《周易古經今注》

第十六冊:劉次源《易通》

第十七冊:李 果《學易叢見》

程石泉《雕菰樓易義》

張 鼎《春暉樓讀易日記》

許篤仁《周易新論》

楊真如《周易入門八要》

關麟徵《周易乾坤二卦正義》

第十八冊:於省吾《雙劍移易經新證》

楊樹達《周易古義》

第十九冊:徐 昂《易音》

徐 昂《經傳詁易》

徐 昂《爻辰錶》

徐 昂《京氏易傳箋》

徐 昂《釋鄭氏爻辰補》

徐 昂《周易虞氏學》

第二十冊:杭辛齋《學易筆談上》

第二一冊:杭辛齋《學易筆談下》

第二二冊:硃謙之《周易哲學》

賈豐臻《易之哲學》

高 亨《周易古經通說》

第二三冊:李證剛等著《易學討論集》

嚴靈峰《易學新論》

王心湛《易經讀本》

第二四冊:武運隆《易說求源》

第二五冊:袁嘉榖《講易管窺》

丁德隆《易經原理》

鬍薇元《漢易十三傢》

瀋祖綿《周易孟氏學附孟氏易傳授考》

屈懷白《納甲辨》

羅振玉《敦煌古寫本周易王注校勘記》

第二六冊:徐 昂《周易對象通釋》

第二七冊:姚配中《周易姚氏學》

關 棠《讀易劄記》

王小航《讀易隨筆》

第二八冊:廖 平《尚書今文新義》

廖 平《尚書周禮皇帝疆域圖錶》

第二九冊:陳 柱《尚書論略》

吳 康《尚書大綱》

吳闓生《尚書大義》

張其淦《洪範微》

第三十冊:支偉成《尚書去僞》

章太炎《古文尚書拾遺定本》

於省吾《雙劍移尚書新證》

第三一冊:廖 平《四益詩說》

謝無量《詩經研究》

鬍樸安《詩經學》

張壽林《論詩六稿》

第三二冊:硃東潤《讀詩四論》

張壽林《三百篇研究》

陳延傑《詩序解》

第三三冊:黃 節《詩旨纂辭》

第三四冊:林義光《詩經通解》

第三五冊:江蔭香《詩經譯注》

第三六冊:徐 昂《詩經形釋》

於省吾《雙劍移詩經新證》

陸誌韋《詩韻譜》

第三七冊:喻守真《詩經童話》

謝晉青《詩經之女性的研究》

硃自清《詩言誌辨》

童士愷《毛詩植物名考》

第三八冊:陳 衍《周禮疑義辨證》

陳 衍《考工記辨證》

黃公渚選注《周禮》

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

第三九冊:毛 起《春鞦總論初稿》

喻鬆雪《一部春鞦之國際教訓》

廖 平《春鞦三傳摺中》

第四十冊:吳闓生《左傳微上》

第四一冊:吳闓生《左傳微下》

第四二冊:方孝嶽《左傳通論》

馬厚文《左傳纂讀》

第四三冊:王天恨譯釋、韓慕盧重訂《春鞦左傳句解》

第四四冊:吳曾祺評注《左傳菁華錄》

第四五冊:陳 柱《公羊傢哲學》

計碩民《春鞦公羊傳》

第四六冊:劉逢祿著、顧頡剛校點《左氏春鞦考證》

張西堂《榖梁真僞考》

中華書局編《公羊傳榖梁傳精華》

第四七冊:柯劭態《春鞦榖梁傳注》

第四八冊:江希張《四書新編》

第四九冊:肅房編輯室《四書白話句解》

第五十冊:王嚮榮《論語二十講》

第五一冊:袁定安《論語與做人》

韜 漢《二論典故最豁集》

第五二冊:王治心《孟子研究》

陳鼎忠《孟子概要》

馬紹伯《孟子學說底新評價》

第五三冊:硃廣福《孟子話解》

中華書局《孟子精華》

第五四冊:高步瀛集解、吳闓生評點《孟子文法讀本》

何漱霜《孟子文法研究》

第五五冊:王恩洋《孟子疏義》

第五六冊:廖 平《大學中庸演義》

張新吾《學庸新義》

丘良任編《大學中庸新義》

梁午峰《科學新解大學中庸》

國學編輯社、杜天糜修訂《廣注學庸讀本》

大成書社《古本大學述義》

第五七冊:榖達純《大學一貫錄》

顧惕生《大學鄭注講疏》

第五八冊:《大學證釋》

第五九冊:姚明輝《孝經讀本姚氏學》

宋育仁《孝經講義》

張 栩《孝經淺釋》

蔡汝堃《孝經通考》

第六十冊:吳峻甫《新齣漢魏石經考》

文素鬆《漢熹平周易石經殘碑錄》

王小航《增訂三體石經時代辯誤》

孫海波《魏三字石經集錄》

林慶彰談《民國時期經學叢書》(選)

一、前言

經書是中華文化的根源,也是二韆多年來政府施政的指導原則,所以自先秦即有『五經』、『六藝』的稱呼。漢文帝、景帝以後,經書逐漸官學化,有官方的保證,經書的權威性也更加重瞭。經的數目,由五經變成七經,再變為九經、十二經。到南宋初年,《孟子》入經,纔有十三經。這十三經雖不是儒傢經典的全部,但直到清朝覆亡,經數並沒有再增加。

『經』雖由五經擴大到十三經,但當時刻經書,大抵利用石版,所以東漢末有熹平石經,魏有三體石經,唐有開成石經,後蜀有石室十三經。這些經書都刻在石版上,已符閤後來叢書的內涵,但因當時還沒有叢書的觀念,所以沒有人說這些閤刻在一起的石經,是一種叢書。

宋代以來,因雕闆印刷的盛行,可以把許多書刻成同一版式,匯編成一套書,這些書稱為『叢書』。叢書的功用很多,主要是保存文獻,讓學者很快找到所需要的數據。經書雖然最受政府和學者的重視,但十三種經書和注疏閤在一起,被刻成叢書,已是宋末元初的事。由於《十三經注疏》是一種詮釋經書的標準,後來,僅知道要刊刻《十三經注疏》,好像曆來經書研究隻有這套書,其它的經說都可有可無。到清初徐乾學替納蘭性德編刻《通誌堂經解》,收錄唐末至明末的經學著作140種,纔打開格局,注意已經汗牛充棟的各代經說,將唐末以來的經學著作匯集成一書,以免經學著作因乏人整理而逐漸亡佚。

清嘉慶年間阮元任兩廣總督,編《皇清經解》,收書188種。把收錄的時間範圍,限定在清朝這個時段,這是以前編輯經學叢書所沒有的。阮元的書,雖可反映清初至清中葉研究經學的大概麵貌,但所收經學著作仍不夠多。清末,王先謙接續阮元,編《皇清經解續編》,體例一如《皇清經解》,收書209種,仍不足以全麵反映清代經學的研究狀況,但至少做到瞭保存文獻的功能,對經書研究仍有相當的貢獻。嘉慶年間張金吾有意接續《通誌堂經解》,再度編輯宋代至明末的經學著作88種為一書,名為《詒經堂續經解》。因缺乏刻書經費,一直未能刊行,後來落入上海藏書傢顧锡棋手中。民國初年,顧氏將書讓售給商務印書館,收藏於涵芬樓中。民國二十一年,日軍進犯上海,發生一二八之役,《詒經堂續經解》隨涵芬樓之藏書化為灰燼。

近數十年來,兩岸編輯齣版的大型經學叢書有下列數種:

1. 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颱北市:成文齣版社,1976年)

2. 趙韞如編《大易類聚初集》(颱北市:新文豐齣版公司,1983年)

3. 杜鬆柏編《尚書類聚初集》(颱北市:新文豐齣版公司,1984年)

4. 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要籍集成》(北京市:學苑齣版社,2002年)

5. 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論語集成》(颱北縣:藝文印書館,1966年)

6. 嚴靈峰編《無求備齋孟子十書》(颱北縣:藝文印書館,1969年)

這些叢書,颱灣編輯的有五種,中國大陸編輯一種。這幾種書,篇幅大小相差很多,所搜集各經的著作也不太完備,但已可節省學者不少搜尋數據的時間,對研究經學有幫助,自不在話下。但也可以發現一些缺點:其一,雖然以一經為單位來進行編輯,但時間和空間跨度太大,幾乎包括瞭古今中外的著作,焦點不易集中。也就是每個領域都有書,但都不完備。其二,數據來源局限在幾個圖書館,不能廣搜各圖書館的藏書,所以收錄種數有限,要探討一個時段的經學研究麵貌,光靠這些叢書是遠遠不夠的。

二、研究民國時期經學的必要性

我們都知道,從清末以來傳統經學的典範已逐漸崩潰,經學研究進入百傢爭鳴的時代,學者的價值觀也非常不一緻。這種現象可以從當時的經學著作中得到證明。以下略作分析: (一)堅守乾嘉漢學陣營,如曹元弼《周易鄭注集釋》、《周易集解補釋》、顧惕生《論語鄭注講疏》、程樹德《論語集釋》。

(二)延續晚清辨僞傳統,如:章太炎《春鞦左傳讀敘錄》、《春鞦左氏疑義答問》、郭沫若《周易的構成時代》。

(三)利用民俗學解經,如:鬍適《周南新解》、俞平伯《讀詩劄記》、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

(四)利用社會學觀點解經,如:李安宅《儀禮與禮記之社會學的研究》、林履信《洪範の體係的社會經綸思想》。

(五)利用馬剋思主義解經,如: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六)利用弗洛伊德性心理學解經,如:聞一多的《風詩類鈔》。

(七)利用新齣土文獻解經,如:林義光《詩義會通》、於省吾《雙劍移尚書新證》、《雙劍移詩經新證》。

從這些例證,可以看齣當時多元化的解經方嚮。所謂多元化,就是典範失序,價值觀無法統一所形成多頭馬車的現象。這種失序狀態對經學研究並非不利,反而是經學轉型之前,用來鍛煉自己的好方法。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民國時期已過瞭五、六十年,但經學典範崩潰的時段還沒有結束,我們還不能預測新典範逐漸形成後的經學是帶著什麼樣的價值係統,但我們可以把握現在,把學者在民國時期完成,如今已損壞殘破的經學文獻作係統的整理。所以,編輯本叢書保存當時的經學文獻,以供後人研究之用,也就是我們這一代人不可逃避的責任。

三、利用民國時期經學著作的途徑

依照上文所說,民國時期的經學著作確實很重要,哪邊可找到這些著作?這可從颱灣和中國大陸兩方麵來觀察。就颱灣一地來看,在將近一韆種經學專著中,早期的翻印本比較多,現在可找到的翻印本不到五十種,在颱灣各地的圖書館可找到原本或翻印本的不到二百種,而且如果是屬於綫裝書,又隻能在圖書館內閱覽,不許外藉。

那麼中國大陸的學者要利用民國時期的經學圖書,是不是比較容易?大陸高校以上的圖書館大都藏有民國時期的圖書,但主要收藏圖書館,包括在北京的中國國傢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在上海的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在南京的南京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在重慶的重慶圖書館。可說分散在全國各地,四處查詢,光是交通費就吃不消,且各個圖書館對民國圖書的使用規定不太相同,有的連拍照都加以禁止,更何況是掃瞄或影印。

可見,不論海峽兩岸要利用民國時期的經學著作都有相當的睏難。

2007年1月起,颱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開始執行為期六年的『民國以來經學研究計劃』,其中2007和2008年執行民國時期經學研究,深感資料收集不易,也更加強編輯民國時期經學數據的決心,為瞭能讓參與計劃的學者有較充實的文獻資料可利用,我們先收集李源澄、張壽林、龔嚮農等人的資料,準備編成著作集。另一方麵,則繼續收集民國時期各經的著作。有瞭較明確的目標,幾乎隨時都在收集民國經學圖書。編輯工作自2006年9月開始,起先根據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找齣1912—1949年間齣版的經學專著,做成《民國時期經學專著總目》,計有600多種。接著,查各書的典藏地點,做成記錄,以便利用。部分收集到的資料,提供給執行『民國以來經學研究計劃』的學者和有興趣的學界人士參考,這套書預計編輯六至七輯。每輯收書一二0至一三0種,裝成六十冊,每半年齣版一輯。有誌研究經學的學者,能利用這套書,對民國時期經學的豐富內容將大感,驚訝,對這時期經學的觀感必有所修正。

四、《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的學術價值

這套叢書的學術價值至少有下列數點:

(一) 保存民國時期經學文獻中國曆代都藉編輯叢書來保存文獻,很多圖書,因印刷時版式不一,紙張保存期限也長短不同,藉重新影印有較好的紙張和裝幀,且化身韆萬,等於浴火重生。至於篇幅短小的著作,也因為收入叢書中,得以保存下來。《民國時期經學叢書》所收書的底本,有書葉破損殘缺者,有紙張太薄而透字者,有裝訂錯誤無法閱讀者,皆藉此次重印,作較妥善的處理。叢書中篇幅少於百頁的有數十種,可藉收入叢書中,得到妥善的保存。

(二) 充實民國時期經學研究素材

(三) 充實民國時期圖書文獻

即使中國大陸高校以上的圖書館,也不是傢傢都藏有民國時期圖書;即使藏有民國時期圖書,因害怕損壞,也大都禁止藉閱。采購本叢書,可充實館藏並方便廣大的讀者閱覽。

2008年6月林慶彰序於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501研究室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共60冊,定價:150000.00新颱幣,我公司售價37000.00元人民幣。

北京華翰軒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有售.

我公司為該書大陸地區主要經銷商,有意購買者請聯絡.

聯係人:陳先生

聯係電話:13146812822、01084651957

E—Mail:hhxy88@163.com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二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