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龙,独立作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出版作品有:小说《告别香巴拉》,文化游“亚洲三部曲”之《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三千佛塔烟云下》《骑车去元朝》,人物传记《一以贯之》,商业传记《势在人为》,历史游记《穿越百年中东》,以及“帝国密码三部曲”之《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以技术化方式,读懂中央帝国两千余年军事战略的演化。读懂了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就读懂了中国何以过去,何以现在。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从秦朝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历史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演化时代,从地理角度出发,详细分析每一次中国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以及它对各朝代的兴衰和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的影响。作者通过详尽而真实的叙述、珍贵而丰富的史料,让读者了解军事家们每一场战争的目的,最终理解历代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这是一本能看懂脉络的中国军事史,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讲故事,以故事带动知识,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平。作者历时多年实地考察,精心搜集各种资料,以此展现战争的逻辑,帮助人们理解战争这个宏大的主题,表达出“我们反对战争,但又必须了解战争,以免受人宰割”这一核心观点。
【编辑推荐】
1. 本书的一大创新:本书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演化时代
全书将中国从秦朝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历史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演化时代:关中时代、分裂时代(长江时代)、失衡时代(第二次关中时代)、中原时代、(以蒙古和满洲少数民族为代表的)帝国时代,以时间顺序依次展开,叙述各个朝代的大战略。
2. 以地理因素为基础,讲述历次战争成败的原因
中国人分析战争时总会提到“天时、地利、人和”,但作者在本书中指出,真正能够进入战略的只有恒久不变的地理因素。作者有意避开了古代军事理论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将地理因素作为讨论战争逻辑的基础,揭示其决定战争发生和战争走向的重大影响力,并试图总结其中的普遍规律。
3. 继《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之后,本册为郭建龙“帝国密码三部曲”收官之作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畅销10万册,豆瓣评分8.5分,入选《新京报·书评周刊》“2017年中榜好书”、“2017中国最美书店周主题书单·12本人文好书推荐”、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马勇、梁小民等学者的“2017年书单”。
《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豆瓣评分8.7分,入选海峡出版发行集团“2018年度好书”、2018年10月“华文好书榜”。
本册书不仅延续了前两册的全局视角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而且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对前两册的观点和理论形成有力的补充,也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备受读者期待。
4. 多位学者、媒体人、企业家等一致推荐
葛剑雄/林达/马勇/骆玉明/刘苏里/余世存/俞敏洪/李鸿谷/陈志武/李淼/吴晓波 盛赞推荐
# 一 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自然不用多说。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中,就提出了正是战争对战国政治产生巨大影响,从而 塑造了之后秦朝的政治制度。而同样的,也正是秦朝将自身的政治制度调整到能发挥到军事能力最大化,才能结束战国群雄的并峙的局面。这段历...
评分原来是有地图的,生生被删掉了,好可惜。 只有文字的话,看着确实有点费劲。不过好在我买这个书也不是为了背地理知识的,它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眼界上的扩展,为了横穿几千年的历史,作者站的角度很高,很多视角都很有意思。 看完之后,觉得还是叶老师总结的到位, “本书未必非常...
评分历史长河滚滚而去,尤其是华夏这块大地的变革兴衰,无一不和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紧密联系着。《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这本书主要是从地理角度来解析了两千多年以来的各种战乱。 作者提出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最为有利的是地理优势,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却默...
评分历史长河滚滚而去,尤其是华夏这块大地的变革兴衰,无一不和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紧密联系着。《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这本书主要是从地理角度来解析了两千多年以来的各种战乱。 作者提出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最为有利的是地理优势,而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却默...
评分提及地理,在上学记忆中所留下最早接触的地理知识,就是课堂上老师常说的长江与黄河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与母亲河,长江黄河在古代的军事战争中,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郭建龙所写《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一书里,就特别提及到包括它们在内的山川地理。 作为帝国密码...
一开始还是从叶天蔚老师那里吃到的安利,“本书未必非常专业,但是思路开阔、犀利独到,常常一语中的。对于从简单系统中成长的我们,如何理解作为复杂系统的历史,我们最缺少的可能不是专业话术,而是打开脑洞和视野的思想。” 开拓视野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死扣出几个具体的细节
评分同问。。。
评分民哲历史地理
评分虽是收官之作,却迫不及待第一本打开,如饥似渴阅读,盖因这几年我寻找了一种用地理阅读历史的新战略,恰好与作者不谋而合。翻阅了各种用得上的地图,做了N多手绘笔记,对故纸堆上的熟悉地名有些许认知。更多实感亟需实地勘探。故而记忆最深刻的便是本科毕业时的山西之行,为了寻找杨过和郭襄的风陵渡口,我从芮城坐大巴过黄河大桥,一路往潼关方向前行,在黄河几字湾的右下角停驻,犹记得黄沙细软,白云悠悠。这才明白原来不愧为“河中之地”!当然还有家乡所在的重要战略形势,所谓的“守江必守淮”。读来每每心痛,尤其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虽然本书到后面,对山川地理形势的解读略显重复无趣,但当本书翻到最后一页,战争模式从民族矛盾切换为英法侵略者八国联军和日寇时,从武器到海防被降维打击,不禁潸然泪下。
评分郭建龙认为中国古代的军事战争分为两种,一种是王朝初期的统一战争,因为统一方便经济一体化进程。另一种是王朝末期的衰亡战争,是为了突出经济体的独立经济。另外中国历史被作者分为了五个时代,作者主张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有关帝国统一的决定性战争加以分析,算是地理决定论的现代性思考。作者行文段落短小紧凑,感觉是适应现代大众阅读短频快的时代需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