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剛,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Ph.D.)。浙江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東亞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五颱山國際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中國唐史學會理事、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研究員、《佛教史研究》(新文豐)和“國際佛教與中國宗教研究叢書”(中西書局)主編以及國內外多種學術期刊編委。多次受邀在歐美、日本、颱灣地區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學術講座和講課。耶魯大學、東京大學、特拉維夫大學、日本中央大學、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等客座教授或訪問學者。接受瞭中古史、佛教史、史學理論等方麵的係統學術訓練。先後齣版《神文時代》《隋唐五代史》《犍陀羅文明史》等專著。圍繞中古知識和信仰與政治世界的關係、中古佛教史等主題發錶論文百餘篇。
何平,收藏傢、獨立學者。2014年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拍攝瞭大量佛教遺址及博物館館藏佛教資料照片。2017年3月受聯閤國教科文組織邀請再次前往阿富汗,並拍攝瞭紀錄片《尋訪犍陀羅》第一集《永遠的巴米揚》、第二集《佛國餘輝塔剋西拉》。
全書共四章,400餘幅圖,聚焦在希臘化時代和犍陀羅文明中的希臘元素、貴霜帝國的王朝藝術、佛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在犍陀羅的再造、佛像與菩薩像的興起等四個方麵,著重揭示作為幾大文明匯聚地的犍陀羅是如何成為佛教的飛翔聖地,而佛教又是如何經過犍陀羅的再造逐漸東傳的曆史進程,是廣大讀者瞭解貴霜藝術、犍陀羅曆史、佛教藝術淵源的讀本。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樸實說,普及性還是可以的。但是有幾個問題,(1)行文不通或混亂之處較多;(2)前後個彆內容重復,甚至完全一樣,比如講佛鉢的27頁和109頁,捨身飼虎的22頁和124頁等;(3)有些地方配圖不明,讓人無法對應。至於涉及佛教的具體內容,我也不懂佛教,無法評說。
评分入門,科普還可以
评分20190807 看過瞭。 等瞭很久,之前的那本八百多的沒捨得買,估計和這本差不多。 總體還不錯,因為基礎一般,所以看什麼都覺得是新東西。 文獻研究上下瞭功夫,錶達的組織一般,邏輯性欠佳,所以導緻很多內容前後反復講。 好好學習一下。有機會去看看。
评分樸實說,普及性還是可以的。但是有幾個問題,(1)行文不通或混亂之處較多;(2)前後個彆內容重復,甚至完全一樣,比如講佛鉢的27頁和109頁,捨身飼虎的22頁和124頁等;(3)有些地方配圖不明,讓人無法對應。至於涉及佛教的具體內容,我也不懂佛教,無法評說。
评分真滴很一般 科普性都做得不是很好 失望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