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洁,1978年生,江苏常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目前主要从事甲午至北伐时段内的知识、政治、族群研究。已出版专著《1912:颠沛的共和》,另发表《“反迷信”话语及其现代起源》《科举、功名与清末民初知识人社会》《作为“枢纽”的庙宇:1920至1940年代村落场景中的“现代”与“国家”》等论文50余篇。
本书以“印刷”“族群”“规训”为关键词,重新审视清末民初中国革命,讲述其另面的源起、脉络与纵深。从甲午到辛亥,清末知识人的持续激进化,废科举导致的身份位移,新式媒体混杂着国族、种族话题的鼓荡,在印刷工业的扶持下,思想汇流为思潮,推动制度改革、政治迁易。革命因思想、舆论汇聚而来,亦因之众声喧哗,矛盾丛集。而现代政治的确立,经历了一系列自我形构及对他者的规训,国家政治的仪式化运作、民众的日常生活、社区历史记忆构成复杂的权力网络,其中的博弈、妥协与交融构成中国现代国家确立的曲折过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文史资料丰富扎实。作者重呈现,“阐释”不足,更像是中国革命的再“讲述”。如何把学问做得生机勃勃趣味盎然真是大问题。
评分关于清末民初中国革命研究的一部上佳论文集,按印刷、族群和规训这三个关键词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以上海为中心的出版媒体产业、满汉族群的权力反转与压迫冲突、党派政治中的个体境遇这三个方面,讲述为主流中国革命研究所忽视的历史的另一面。作者的文笔生动流畅,立足于史料本身,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摈弃了社科研究中常见的理论范式支配下的单一化归纳叙事偏差,其史笔、史才、史识均让人印象深刻。值得五星推荐的好书。
评分写辛亥的几篇(6-10)值三星,上篇选题不错,但有材料堆积的嫌疑,且并未展现时间性。说上海时翻来覆去说它的区位,交通,商业,租界等因素。另外书中的错字不少,p250与p257同一引文而内容有别,还有觉得作者的标点习惯有点奇怪。
评分好文笔!满族在辛亥前后的活动与遭遇写得实在亮眼!
评分关于清末民初中国革命研究的一部上佳论文集,按印刷、族群和规训这三个关键词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以上海为中心的出版媒体产业、满汉族群的权力反转与压迫冲突、党派政治中的个体境遇这三个方面,讲述为主流中国革命研究所忽视的历史的另一面。作者的文笔生动流畅,立足于史料本身,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摈弃了社科研究中常见的理论范式支配下的单一化归纳叙事偏差,其史笔、史才、史识均让人印象深刻。值得五星推荐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