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1949年生,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等。主要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唐宋诗歌论集》《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等。
本书是莫砺锋教授在南京大学讲授杜甫诗歌的实录,举凡杜诗学的重要问题,如杜诗的流传和接受、杜甫诗歌的思想内核和艺术特色,以及杜甫本人的诗歌理论等,作者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书中有许多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且结合了大量的具体实例,处处显示作者的研究心得,更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治学门径的指点。不论对于杜诗研究者还是爱好者,本书均为理想的参考读物。
从前读宇文所安的书——请古典的学者们先别急于皱眉——他谈到了一首刘孝绰的《和咏歌人偏得日照》。诗是这样的:“独明花里翠,偏光粉上津。屡将歌罢扇,回拂影中尘。”宇文所安说,这是一首无聊的诗,而刘孝绰承认它的无聊。想来,它的“轻浮”、它的“毫不严肃”却使得整个...
评分 评分我第一次阅读讲演录类的书籍,这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尤其是这本书,让我仿佛穿越到了2006年的南京大学301教室。 从小便学习杜甫诗歌,杜诗对于我而言,很近又很远。我想我所了解的只是杜诗中的冰山一角,而这本书为我学习杜诗打开了一扇广阔的大门。关于杜诗的种种学问,莫砺...
评分非常不错,不愧大家! 读毕唯觉意犹未尽,课程既然是讲诗歌,对杜诗诗歌艺术性讲解分析的比重仍嫌少了;很期望莫先生再开讲席,集中讲解历代对杜诗的评、批,以及近现代的研究成果;整理出版,嘉惠学人,则为学林幸事! 至今仍对傅庚生讲解《咏怀古迹》昭君故里那首印象极深,...
评分杜甫的诗,读的越少,看的越少,却感觉回忆的越深,感受的越深,硬是凭空地多出些遐想。杜甫的咬文嚼字,引经据典的苦工,很容易让我想起曹雪芹的“字字看来皆是血”的辛苦,两人都是生的压抑,活着寡欢,想想莫非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写出厚重的言语。
书是课堂录音转成的文字讲稿,其中存在一些史实错误。如讲解《饮中八仙歌》时,误把曹魏时人毛曾、夏侯玄作晋人。但毕竟是杜诗入门的佳径,瑕不掩瑜。 ps:讲稿里时不时流露出来的民族主义(这是个中性和褒义的词),还是反映了他们这一代人的 思想状态的。从这个角度看,这是难得的真诚。
评分13.
评分3。讲稿整理也要稍微符合阅读习惯为好,满眼都是引号。/作者水平有限,这是给大学生讲课不是给学龄前儿童,即使学龄前儿童这么讲也是耽误人。这水平讲杜诗着实拉低原作水平。20.02.05补注。
评分原来是老书重版
评分书是课堂录音转成的文字讲稿,其中存在一些史实错误。如讲解《饮中八仙歌》时,误把曹魏时人毛曾、夏侯玄作晋人。但毕竟是杜诗入门的佳径,瑕不掩瑜。 ps:讲稿里时不时流露出来的民族主义(这是个中性和褒义的词),还是反映了他们这一代人的 思想状态的。从这个角度看,这是难得的真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