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北宋前期对辽作战为研究对象,系统借鉴当代军事战略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机地结合原始史料进行分析,从战略思维与文化、战役法、战术传统等层次分析宋辽战争的得失。不仅澄清了宋初军事史中的若干疑点,而且跳出了传统史学叙述中以“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或“先南后北”等粗略解释北宋对辽战争屡屡受挫的窠臼。提出,宋初对辽战争在不同时期体现出急速攻取、弹性防御、弭兵休战等不同取向和特征,其间也曾掺杂着和平解决的努力和可能性。而这些特点的出现又是在不同层面上受到战略思维、五代军事传统遗留、文人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以西方战争理论为工具,从战略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的战争战略问题,堪称可贵的探索。此书引征可谓庞杂,论据也颇具诱惑力,虽然结论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从宋辽战争中的各次战役来看,宋军的胜败成因非常复杂,它既与作战时机的选择是否得当有关,也与战场指挥、将领之间的...
评分很久没有这样花时间读完一本纯学术的书了,一来是因为本书的主题——宋辽战争个人比较感兴趣;二来是因为作者用现代的军事战略角度解读这段历史很新颖。 在传统的历史研究中,关于宋辽战争中,宋朝为何失败,似乎早有定论。一方面是因为宋朝“以文治武”的国策导致军队战斗力...
评分 评分 评分阅读者:童生-古丹(学号:Y003) 书评:1篇,年度书评:1篇 这本书非常牛,为什么呢? 从名字就能大概看出来,是一本讲北宋初期宋辽军事斗争的书。这本书与其他的类似的研究古典军事的书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军事史本身在断代历史研究中属于小众、冷门的领域,很大程度...
让人手不释卷的一本书,三个晚上读完。港台学者的写作规范必须点赞,作者一反传统学者用“强干弱枝”、“重文抑武”、“先南后北”等政策来解释北宋的积弱与对外战争的失败的论点,采用现代军事理论,尤其是大战略、战略以及战术、弹性防御等新概念来讲述这段军事史:北宋因袭五代的兼行速进军事战略文化,高层在弭兵息战和经略幽燕大战略上的反复,加之具体战役战术上的失当,军事灾难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君子馆战役后,北宋只能转向内政主导的大战略。此书观点独到,非常推荐,可惜作者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评分我应该由浅入深的
评分从五代十国走过来的军事经验与战略文化,恰恰害了宋人,使宋人决策阶层未能掌握新的战争规律,以至于造成靖康之难等军事灾难。
评分用西方战略理论分析宋初形势,读后颇受启发,但强行注入仍显僵硬,有文人论兵大而无当之感。一是沙陀蛮族注入的尚武精神一直燃烧至后周,五代之战力不逊于契丹,无怪乎平定南方各国不费吹灰之力。二是历史多是后人之retrospective ,缺乏contemporary view。三是赵光义得位不正,其为人远逊于其兄,北宋诸多问题均源自于宋太宗
评分我应该由浅入深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