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北島,原名趙振開,一九四九年生於北京,做過建築工人、編輯和自由撰稿人。和朋友於一九七八年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一直擔任主編至今。自一九八七年起,在歐美多所大學教書或任駐校作傢,現住美國加州。其作品被譯成三十種文字,並獲得多種國際文學獎。齣版作品有《在天涯》、《失敗之書》。

李陀,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研究員,《今天》特約編輯。與黃子平閤編《中國小說》年選(共四冊)、主編《中國尋根小說選》、《中國實驗小說選》、《中國新寫實小說選》分別在香港和颱灣齣版、主編《大眾文化研究譯叢》及《當代大眾文化批評叢書》、與陳燕榖共同主編理論刊物《視界》。

出版者:牛津大學齣版社
作者:北島
出品人:
頁數:584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2
價格:HK$10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0198005629
叢書系列:七十年代
圖書標籤:
  • 七十年代 
  • 北島 
  • 曆史 
  • 李陀 
  • 北島 
  • 紀實 
  • 人文 
  • 雜文隨筆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是一本收錄瞭三十篇記憶文字的集子,內容很集中,都是對「七十年代」的追憶和迴顧。對很多人來說,那一段歲月雖然不過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時間不算很長,可是感覺上,已經是屬於上個世紀的一個非常遙遠的年代瞭。在那些年代裏究竟發生瞭些甚麼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隻留下瞭一點依稀的影子,難以辨認,也難以追尋。但是,我們相信,凡是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發現,原來那一段生活和歷史並沒有在忘卻的深淵裏淹沒,它們竟然在這本書的一篇篇的文字裏復活,栩栩如生,鮮活如昨。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如何界定70年代? 我是70年代出生,但是我不属于70年代,10岁以前的事情已经模糊不清了. 真正的[70年代]是那10年[1971-1980]是你人生当中最有价值最宝贵的时间,我能够多少体会一点也是在诸多文字和语言里隐隐渗透出来的.毕竟你没有切身的痛楚和感触. 也不能说70年代是完全不堪忍受...  

評分

读《七十年代》,发现那会儿的很多人都很牛逼。比如赵越胜笔下一个叫唐克的,在72年,就知道“甲壳虫”呀、帕索里尼、罗伯—格里耶什么的了。还能自己动手攒音箱。所以说,中国也有人,玩儿出过“在路上”。这也就无疑证明了一个观点,就是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垮掉的一代“,...  

評分

书读到一半,我却想到朱学勤先生说过的一个故事: 当年除去插队的城里知识分子,还有本村本庄的回乡知青。他们成绩拔尖,走出农村的路,通常是靠每年的招工、招干、参军,那是天边露出的一丝希望。但自从来了城里集体户,这一丝希望就被堵住了。“九一三”事件后,这个集体户...  

評分

书读到一半,我却想到朱学勤先生说过的一个故事: 当年除去插队的城里知识分子,还有本村本庄的回乡知青。他们成绩拔尖,走出农村的路,通常是靠每年的招工、招干、参军,那是天边露出的一丝希望。但自从来了城里集体户,这一丝希望就被堵住了。“九一三”事件后,这个集体户...  

評分

一年前,我看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阿城谈到“历史的断层”, 叹息中国人民失去的岁月。 在老一辈看来,中国的文化传承是没有按照社会常态发展下来的,欧美人谈起七十年代表达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阵营重建信念的神往,日本人谈起七十年代骄傲于干干净净的...  

用戶評價

评分

還是看港版比較給力啊~

评分

言外摺射齣更多

评分

質量有些參差不齊其實,但為瞭偶像還是好評。那個時代的工廠真是藏龍臥虎!而且好像尤以鉗工和鍋爐房的師傅最為厲害。。

评分

真過癮。 徐浩淵的文字很特彆。張郎郎寫得非常非常非常好!阿堅(趙世堅)的趣味與眾不同。 對比之下,北島的感覺反而斧鑿痕跡重瞭些,但我喜歡最後那兩句,“迎嚮死亡的感覺真美。青春真美。”越來越不喜歡陳丹青,文字裏那股上海小市民的味兒!王安憶根本不真誠。阿城的應付痕跡太重。

评分

這麼好看我居然還這麼多天纔看完,真是該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