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以同等學力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研究生班,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赴紐約定居,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十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景物係列。業餘寫作,2000年齣版文集《紐約瑣記》,2002年齣版《陳丹青音樂筆記》,2003年齣版雜文集《多餘的素材》,2005年齣版雜文集《退步集》,影響巨大。
相較於《退步集》及其“續編”,《荒廢集》依然顯示作者敏銳多變的觀察和視角。“自由談”九篇短稿是新的言路的嘗試;三篇再談魯迅的講演、三篇奧運會開幕式評析,以及迴顧七十年代的長篇隨筆,分量較重,前者是對曆史與文藝的深層闡述,後者重現瞭十年浩劫中,幾代人被荒廢的命運。
余光中曾把朋友分为四型:高级而有趣、高级而无趣、低级而有趣、低级而无趣。自然,当下社会里早已经简化成两型:有趣的和无趣的。用高低级来给人分类本身就是件无聊的事儿,就好像我一个朋友说过的那样:“坏而有智商还至少有个审美价值,坏而蠢就太不堪了。”至于好和坏,那...
評分 評分又看陈丹青的《幸亏年轻》,猛然间痛苦万分,那男人的智慧锋利得像刀一样,而似乎只有这样的男人才配引为相知,这是不是太狂妄! 自命聪明的女人就一定总感到孤独,人群有时令人窒息,因为找不到听你说话的人,能听懂的人远远地观望,旁观你两眼然后绕道走开……因为聪明常常是...
評分恳切的陈丹青 | ——读陈丹青《荒废集》 那是07年的十月底,我去书店买书。转悠一圈后,正准备离开,一回身,旁有位一袭黑衣戴着老花镜选书的男子。陈丹青!是的,果真是他。不知别人撞见自己敬慕的人是如何的。在我,是恍惚了一瞬,然后径自上去打招呼,心里别别跳,脸...
評分恳切的陈丹青 | ——读陈丹青《荒废集》 那是07年的十月底,我去书店买书。转悠一圈后,正准备离开,一回身,旁有位一袭黑衣戴着老花镜选书的男子。陈丹青!是的,果真是他。不知别人撞见自己敬慕的人是如何的。在我,是恍惚了一瞬,然后径自上去打招呼,心里别别跳,脸...
本來想說,為什麼他說瞭這麼多還沒被關起來... 後來發現..恩,他是美國人= =
评分然而長期被政權神化、非人化、政治化,魯迅反而被過度簡化,魯迅資料中豐富翔實的日常細節,後人視而不見,絕大部分人談起他,就是好鬥、多疑、不寬容。語文教科書長期強迫學生閱讀魯迅,成功地使一代代年輕人厭煩他,疏遠他,今日的文藝中青年多半不願瞭解他,因為怎樣看待魯迅早已被強行規定,以緻幾代人對威權的厭煩、冷漠和敷衍,也變成對魯迅的厭煩、冷漠和敷衍。敷衍一位曆史人物,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簡化他,給他一個臉譜,很不幸,魯迅正是一個早已被簡化的臉譜。這一洗腦過程,在大陸,采取同一模式,就是:在各個領域選擇民國時期某一位人物,以“政治上的正確”給予褒揚、抬高,不可懷疑,不可反對,直到被神化,同時,貶斥該領域其他重要人物,批判、壓製,直到被抹殺、被遺忘。
评分寫的人隨隨便便應付瞭事,讀的人也不用動腦筋就能獲得觀點,真是輕鬆呢。
评分經常憤怒,隨時好玩,笑笑世界,笑笑自己,很認真,很隨便。
评分寫的人隨隨便便應付瞭事,讀的人也不用動腦筋就能獲得觀點,真是輕鬆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