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圣,1889年生。早年在中央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是当时著名的社会史学家和“食货派”史学的代表人物。著有《西汉经济史》、《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著作。抗战爆发后,他离开教坛走上从政道路,中间一度参与汪精卫“和平运动”。后在杜月笙帮助下,相偕高宗武脱离汪精卫集团,在香港联名揭发汪的卖国密约,成为当时震惊中外“高陶事件”的主角之一。经香港回到重庆后,他担任过《中央日报》总主笔、蒋介石侍从室第五组组长等职务。
本书是他对一生重要经历的回忆。其中包括加入国民党改组派、参与“和平运动”、主持《中央日报》、为蒋介石起草《中国之命运》等最受人关注的部分。
《潮流与点滴》的意思有三层:其一是潮流中之点滴,其二是从潮流看点滴,其三是从点滴看潮流。
书中的篇章,不是文,而是笔。所谓“文”,是有组织有条理的作品。所谓“笔”,是片段的意想,或一时的感触,随手下笔,随笔写成的东西。
两天晚上,加上路途上的零散时间,读完了这段共运史上《血泪难忘》的历史。心力有些衰竭,天又很热,决意要用陶希圣的《潮流与点滴》慰凉。《东战场与武汉》篇中有《苏俄参战吗?》的章节,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二十六年春夏之交,我在北平,收到塔斯社寄来的一本厚书。书的内容...
评分两天晚上,加上路途上的零散时间,读完了这段共运史上《血泪难忘》的历史。心力有些衰竭,天又很热,决意要用陶希圣的《潮流与点滴》慰凉。《东战场与武汉》篇中有《苏俄参战吗?》的章节,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二十六年春夏之交,我在北平,收到塔斯社寄来的一本厚书。书的内容...
评分两天晚上,加上路途上的零散时间,读完了这段共运史上《血泪难忘》的历史。心力有些衰竭,天又很热,决意要用陶希圣的《潮流与点滴》慰凉。《东战场与武汉》篇中有《苏俄参战吗?》的章节,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二十六年春夏之交,我在北平,收到塔斯社寄来的一本厚书。书的内容...
评分——读陶希圣先生的《潮流与点滴》之一 注意到陶希圣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最初是因为这个名字频频在胡适日记中出现,我把他当做一个“胡适之的朋友”是很自然的。对这个人的进一步了解,接触到他较为详细的相关资料,是从范泓先生的陶希圣研究著作开始的。陶希圣先生的回忆性文...
评分——读陶希圣先生的《潮流与点滴》之一 注意到陶希圣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最初是因为这个名字频频在胡适日记中出现,我把他当做一个“胡适之的朋友”是很自然的。对这个人的进一步了解,接触到他较为详细的相关资料,是从范泓先生的陶希圣研究著作开始的。陶希圣先生的回忆性文...
主要”高陶事件“前后。陶希圣回忆录对1941年日军进攻香港的城内情况的记述很有意思。找回了多年未有的看小说的投入感。
评分五星都给陶夫人万冰如女士,太不容易了。没有陶夫人,陶希圣本人会是个什么结局呢?陶本人的文字前半部分可看而有趣,从政之后就读之乏味了。从照片上看早年的陶脸不怎么小啊。
评分阉割本。少《武汉的风暴》、《东战场与武汉》的第五节《陈独秀风波》。陶写一千个字五块钱就可以养家,今写几千字发了便是毁家,唉~有些章节史料价值,不过大多数都是闲篇,在此书中,《中国的命运》的作者被描述为蒋介石。勘误:P94,享辐——享福。
评分最喜欢作者说,在历史中我不过是一个点滴,但无数点滴终究汇集成历史的潮流。也特别喜欢万冰如附在书后的《逃难与思归》,历史似乎总是男人的历史,读到同经历史的女性视角,尤其珍贵
评分五星都给陶夫人万冰如女士,太不容易了。没有陶夫人,陶希圣本人会是个什么结局呢?陶本人的文字前半部分可看而有趣,从政之后就读之乏味了。从照片上看早年的陶脸不怎么小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