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英國著名經濟學傢、人口學傢。最初從父受教,既長又師從格雷夫斯、韋剋菲爾德等人。1784年,進入牛津大學耶穌學院,1788年獲得文科學士學位。1791年獲得劍橋大學文科碩士學位。1805年,開始擔任東印度學院的曆史和經濟學教授,直至去世。著有《人口原理》、《地租的性質與發展》、《有關東印度學院的演說,用事實駁斥近年來在所有法庭上對它的指責》、《政治經濟學》、《價值的尺度》、《政治經濟定義》等作品,其中以《人口原理》最負盛名,一經初版就引起瞭激烈的爭論,對世界人口理論以及整個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麵都有著廣泛影響。
《人口原理》從兩個不變法則齣發:①食物為人類生存所必需;②兩性間的情欲是必然的;論證人口以幾何級數增加,生活資料以算術級數增加,人口增長必然超過生活資料增長。人口自然法則要求二者保持平衡,因此,必然發生強大的妨礙,阻止人口的增加,這種妨礙就是貧窮與罪惡。此外,對於人口增加的妨礙,馬爾薩斯又舉齣瞭道德抑製,即無力贍養自己的子女者不要結婚或者晚婚,而在未婚前要保持貞潔。
《人口原理》的基本論題是人口增長有超過食物供應增長趨勢的思想。它以“土地報酬遞減規律”為基礎,認為由於“土地報酬遞減規律”的作用,食物生産隻能以算術級數增加,趕不上以幾何級數增加的人口需要,並認為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規律”。
《人口原理》是马尔萨斯的早期著作,但却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1797年,父亲把英国政治哲学家葛德文的名著《研究者:教育、习俗及文艺的评论》介绍给32岁的马尔萨斯,但父子对此书理解不一。辩论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他的理论”——富有戏剧的结果是,这就是本书的源起...
評分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两个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評分今天读了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大牛货,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ary Becker的一篇论文, 主要是针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给同学们写几点分享。 马尔萨斯的起点是,我们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就只能养活一定数量的人口,所以到达某一点就会出现马尔萨斯人口陷阱(malthusian catastr...
評分由于翻译年代较为久远,虽然是白话文,但是语言习惯还是与今天有些出入,可能造成阅读上的一定障碍,但还不是一本难读的书。作为课外阅读还是可以一读的。内容有些杂,不像今天一读到一本书就能确定是哪个专业领域的,但这也正反映了学理内涵本质上是先于学制划分的。 马寅初的...
評分《人口原理》是马尔萨斯的早期著作,但却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1797年,父亲把英国政治哲学家葛德文的名著《研究者:教育、习俗及文艺的评论》介绍给32岁的马尔萨斯,但父子对此书理解不一。辩论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他的理论”——富有戏剧的结果是,这就是本书的源起...
雖然到處都充滿著思想的火花,可是在現在的社會裏,很多觀點明顯已經被證明為假瞭。。。
评分但是感覺很搞笑
评分綜上所述,就是少生孩子多種地,計劃生育棒棒滴~
评分馬爾薩斯恐怕做夢也沒想到現在十幾歲的小朋友做人流跟傢常便飯一樣。。。
评分話說陝西師範齣版社的發現瞭好幾個錯彆字啊。200多年前的思想放到今天仍然閃耀著光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