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奥勒留(121-180),古罗马帝国皇帝、最重要的斯多葛派哲学家之一。他生命最后的十年历经战乱、灾难和帝国的衰落,却在鞍马劳顿之中创作了这部写给自己的十三卷书。这部不朽之作是一份对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最伟大的自我心灵交流的记录。
译者简介:
李娟,女,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云南大学,目前已出版著作一部,译著三部,并在全国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杨志,男,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目前已出版著作四部,主编高校教材四本,并在全国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沉思录》原为古罗马皇帝奥勒留自我对话的记录,行文质朴,不尚雕琢,然而由于发诸内心,灵性内蕴,故充塞着一股浩然之气,令人高山仰止,有一种深沉的崇高之美。正因为它出诸内心,不加掩饰,所以我们方能窥见作者如何在忙碌的人生路上,以自己的经验为材料,沉思人生大义,领悟宇宙迷题,从中升华自己的智慧和心灵。哲学原来并非如后世的哲学教科书那般呆板枯燥,如一堆殿堂上的木偶,而是一潭活水,流泻在人生的小道之上、山水之间,由涉足其间的沉思者随手掬来,涤荡心胸。所以读《沉思录》,固然可以正襟危坐,条剖理析;也可以于闲暇之时,憩息之余,捡起来随意翻读。
摘自《人民网》 作者:李 奎 对于《沉思录》,总是认为名字太过深刻,而且历史太过久远,所以虽是“久闻”却从没有去阅读的冲动。直到前段时间去北京出差,在三联书店里恰好看到这本书就在手边,于是随便翻翻,不想便被吸引,回来之后一口气读完,仍感余味未尽,一周之后...
评分06年的管落同学在看过一本哲学书后发出“想撞墙吗?与哲学家对话吧”这样的感叹。确实,在大多数人眼里,哲学就是众多生僻名词与抽象概念的集合体。它们飘渺,无力,跟日常生活隔了不止一个指间的距离。当我打开《沉思录》,当那些沉静朴实的文字映入眼帘的时候,脑中上紧的发...
评分马可·奥勒留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斯多葛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个是罗马帝国的皇帝。作为前一个身份,他留下了传世大作<沉思录>;而作为后一个身份,他没能阻止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当然,这并非他力所能及。 如同他在书中所带给大家的思想一样,斯多葛派主张顺应天命...
评分读这本书完全是冲着“温总理的枕边书”,读后发现比较一般,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
评分1每个人都应该看看,看了做人会不那么傻逼。2这个版本毫无装帧可言,封面怎么看怎么像打印店复印的。
评分古代的智慧。几年前读过,还做过非常详尽的摘抄。
评分古代的智慧。几年前读过,还做过非常详尽的摘抄。
评分1每个人都应该看看,看了做人会不那么傻逼。2这个版本毫无装帧可言,封面怎么看怎么像打印店复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