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分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任教。 作者的研究兴趣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
本书收录了周其仁教授近一年多来关于医疗改革问题的全部评论文章,内容包括:宿迁医改、天价医药费的讨论、医疗体制的市场化、医生拿红包的是与非、医疗价格管制、农民缺医少药的根源、社会保障的初衷、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责、中医与西医的分叉等一系列与民生相关的热点话题。作者保持其一贯的研究风格,注重实地考察,将经济理论应用于现实生活,针对我国医疗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语言通俗、生动,观点犀利、明确,一切对经济问题、医改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均能从中受到启发。
不是书评,只是觉得读完一本书应该记住点什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把一些重要的大概写下来。 “看病难、看病贵”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一些学者认为是这是医疗卫生领域过度市场化的恶果,作者对此却不以为然。然而作者没有去争论什么是市场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事...
评分 评分 评分202007:正如书中提到的,所谓改革,所谓讨论,就是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与碰撞,在试错中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与出路。因此,这一系列文章存在的价值不是给定一个唯一的答案,而是给出一种可能的思路。综其大意,并不复杂,即给医疗行业以更大的市场化空间,公私并存,让市场疗愈弊病,但简单的思路背后则是一大堆的历史问题、制度问题,因此无论医改走向如何,最终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讽刺的是,从文章问世至今,十几年的时间似乎并没有完全消除那个最基本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疗行业更是萌生了更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个普惠的、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仍未看见曙光。
评分成一体系的评论集。
评分202007:正如书中提到的,所谓改革,所谓讨论,就是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与碰撞,在试错中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与出路。因此,这一系列文章存在的价值不是给定一个唯一的答案,而是给出一种可能的思路。综其大意,并不复杂,即给医疗行业以更大的市场化空间,公私并存,让市场疗愈弊病,但简单的思路背后则是一大堆的历史问题、制度问题,因此无论医改走向如何,最终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讽刺的是,从文章问世至今,十几年的时间似乎并没有完全消除那个最基本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疗行业更是萌生了更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个普惠的、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仍未看见曙光。
评分2009-04-02,周其仁对医改的评论是到现在为止最为中肯的,其从制度角度研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的思路值得借鉴。
评分未读前对这么多年的医改一直都是一知半解,也不知道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是看病难看病贵。看后才了解症结所在,好的思想就是过了这么多年,仍不会过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