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蓋達爾 經濟學博士,教授,1992年任俄羅斯聯邦政府代總理;1993~1994年任俄羅斯聯邦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1994~2004年任“俄羅斯民主選擇”黨主席;1999~2003年任國傢杜馬議員,時為“正義力量聯盟”黨的共同主席之一,同時擔任預算及稅收委員會委員,現任俄羅斯轉型經濟研究所所長。
蓋達爾先生在刊物上發錶過的論文及齣版的著作有上百部之多,其中包括:《經濟改革與等級結構》(1990);《國傢與演變》(1996);《經濟增長中的反常現象》(1997);《失敗和勝利的歲月》(1998);《漫長的時間——俄羅斯在世界上,經濟史隨筆》(2005)等等。
《帝國的消亡:當代俄羅斯的教訓》的作者從介紹世界曆史上各帝國衰落的過程開始,從呈現上世紀80年代蘇聯經濟狀況入手,抽絲剝繭似地分析瞭蘇聯由食品短缺、物價飆升、貨幣危機、金融失信、石油價格下跌、政策失當而引起的經濟惡化,如何一步步地演變為危機、演變為災難、演變為破産,最後演變為政治失控.導緻瞭蘇聯的消亡,使人們瞭解到蘇聯的解體並不是在驟然間迅猛地分崩離析的.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和必然的結果。
石油不背锅 苏联的崩溃是90年代最重大事件,没有之一。嗣后出版了汗牛充栋的回忆录和分析材料。盖达尔将原因归结为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是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仅凭一个单一事件就亡党亡国,终归有些轻率。 苏联崩溃,物质层面与精神层...
評分苏联,曾经横亘东欧中亚北亚,近代世界面积最大的一个帝国,短短不到百年轰然倒塌。曾经响彻云霄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分庭抗礼的社会主义,黯然倒戈。 《帝国的消亡: 当代俄罗斯的教训》是1992年曾任俄罗斯联邦政府代总理的盖达尔写的,说实话,看的有些云里雾里。头四分之一讲各...
評分石油不背锅 苏联的崩溃是90年代最重大事件,没有之一。嗣后出版了汗牛充栋的回忆录和分析材料。盖达尔将原因归结为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是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仅凭一个单一事件就亡党亡国,终归有些轻率。 苏联崩溃,物质层面与精神层...
評分早在2008年,逛牛博网的时候就对苏联解体来自油价的下跌有些兴趣,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我反正信不过国内人士出版的各色关于苏联的书),上个月看到这本书几乎毫不犹豫的就买下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作者的身份和内容),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开始看这本书的...
評分在学校看完了前面关键的几章,在火车上翻完了后面对俄罗斯帝国消亡过程的描述和分析。 20世纪最后一个帝国,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苏联,似乎是在一夜间倒塌了。造成这种倒塌的原因,大概有两个,经济结构问题,以及在此环境下戈尔巴乔夫推行民主。 苏...
多年前讀過,前幾天翻瞭一下覺得真是常讀常新,其中有一章的題記印象深刻:“兄弟們,抓緊瞭,我們快要衝到岸邊瞭!”資源詛咒+領土毗連,前者帶來的是專業經濟官僚不能主宰政治的情況下不可控的經濟危機,而這又不可避免地加劇後者與生俱來的社會政治壓力,最終導緻國運隨油價而漲落。
评分蓋達爾是個明白人。
评分蘇聯最後一個財政部長從經濟角度詮釋瞭蘇聯瓦解的原因~
评分必須與同社之麥德維傑夫著作對比,麥氏寫最終內爆,蓋氏討論中長期經濟結構問題;麥氏可謂政治史+個人觀照,蓋氏是經濟史+綜閤史料;麥氏痛心認為蘇聯實可挽救,蓋氏欣然指齣蘇聯必然崩潰。大量蘇聯經濟數據極有價值,惜被翻譯,追溯較難。蓋氏將蘇聯歸入兩個常常麵對社會經濟壓力與專製統治崩潰難題的類彆:陸地毗鄰多民族帝國及自然資源詛咒國(似有商榷空間),認為蘇聯自建立起便采前者政治形態,以高壓手段維持。1980年代以來蘇聯在經濟衰退中民眾消費力持續不足、收支失衡、通脹、糧食睏難等問題接踵而至,逐漸轉嚮油氣齣口以維持國內生産、供應和衛星國關係,等同將國內事務主導權拱手讓給美國等國外勢力,且走上産油國停滯老路。經濟問題發展至無法在現存製度框架內解決時産生政治內鬥,休眠多年之民族問題隨即爆發,導緻總體性失控
评分多年前讀過,前幾天翻瞭一下覺得真是常讀常新,其中有一章的題記印象深刻:“兄弟們,抓緊瞭,我們快要衝到岸邊瞭!”資源詛咒+領土毗連,前者帶來的是專業經濟官僚不能主宰政治的情況下不可控的經濟危機,而這又不可避免地加劇後者與生俱來的社會政治壓力,最終導緻國運隨油價而漲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