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從封閉走嚮開放——鴉片戰爭到洋務運動時期價值觀變革的曆史軌跡
一、閉關自守時代的終結與開放性價值觀的肇始
1.主體意識的萌動
2.社會批判與社會改革思潮的曆史意義
3.由封閉走嚮開放:價值觀變革的曆史大趨勢
二、從“經世緻用”論到“中體西用”論
1.“師夷長技以製夷”:“經世緻用”思潮的時代新內涵
2.洋務運動的興起與洋務思想的形成
3.“中體西用”論的形成及其實質
4.“中體西用”論的曆史地位
三、頑固派與洋務派鬥爭的核心問題:自我封閉還是對外開放
1.頑固派與洋務派的鬥爭:封閉還是開放的較量
2.洋務派價值觀的實質及其曆史命運
四、封閉僵化人纔觀的沒落與近代開放人纔觀的發端
1.對封建專製主義人纔觀的批判和對近代人纔觀的探索
2.科舉製的終結與近代學堂的興起
3.留學:開放性人纔培養模式的創始
第二章 近代價值觀的啓濛——從戊戌維新運動到辛亥革命時期的價值觀變革(上)
一、維新派對傳統價值觀基礎的批判和改造
1.戊戌維新時期對封建綱常名教的批判
2.從儒傢變易思想到曆史進化論
3.進化論的競爭觀念取代中庸之道的保守觀念
二、對平等、自由的探索和傳播
1.維新派與守舊派在價值觀上的對立
2.對等級特權意識的否定與近代平等觀的形成
3.中決網羅的精神與對自由的探索
4.學會報刊興起的新高潮:對封建文化專製主義 的深刻)中擊
三、“仁”——“人道主義”——“博愛”
1.從“仁道”到“人道”
2.從儒傢的“仁愛”到近代博愛論的轉變
3.婦女解放的先聲
四、新人生觀的形成和傳播
1.由“天理人欲”論到近代功利觀的轉變
2.從“公”“私”對立論到“閤理利己主義”
3.以“崇奢黜儉”取代“黜奢崇儉”:一種新的幸福觀
第三章 從臣民觀念到公民觀念的轉變——從戊戌維新運動到
辛亥革命時期的價值觀變革(中)
一、新民思想:從臣民觀念到公民觀念的過渡
1.“新民”:國民素質改造的重要價值目標
2.培養“新民”的迫切性及基本途徑
3.“新民”:對臣民觀念的批判和改造
二、近代民權觀念與國民意識的確立和發展
1.鏟除君權專製意識,樹立近代民權觀念
2.近代國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
3.近代女權觀念的不斷成熟
第四章 從專製主義到民主主義:價值觀的曆史性轉變——從戊戌維新運動到辛亥革命時期的價值觀變革(下)
一、由專製主義到民主主義的深刻轉變
1.清末立憲運動對摧毀專製主義的曆史作用
2.廢除君主專製政體,開創民主主義的新紀元
二、民主主義革命觀的形成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曆史價值
1.民主主義革命觀的形成與實質
2.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寶貴的曆史財富
3.辛亥革命中民主誌士自我犧牲精神的曆史價值
三、專製製度的廢除與自由、平等、博愛觀的奠定
1.“去專製求自由”:民主主義自由觀的實質
2.破除封建等級特權意識,樹立民權平等觀念
3.民生主義的博愛論:使人成為人
4.由君主思想到公僕觀念的轉變
第五章 新文化運動與人的解放(上)——五四運動時期的價值觀革命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啓濛性質:人的進一步解放
1.中國近代啓濛運動的基本曆程
2.新文化運動:“人”的解放運動
二、五四時期對傳統價值觀的反思和批判
1.進步思想傢對傳統的激烈批判
2.五四時期批孔思潮的曆史意義
三、從男女平等到人類平等
1.“婦女也是人”——婦女解放的思想前提
2.“貞操”“節烈”觀的破除和婦女作為“人”的地位的實現
3.鏟除封建“孝道”觀念:從男女平等到人類平等
第六章 新文化運動與人的解放(下)——五四運動時期的價值觀革命
一、自由主義興起和發展的新階段
1.打倒奴隸主義,爭取自主自由之人格
2.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意識的增強
3.“偶像破壞論”與“價值重估論”:對自由的理性追求
4.寬容:自由主義的精髓
二、個性解放思潮的曆史意義
1.個性解放思潮的勃興
2.個性解放思潮的發展與曆史影響
三、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傳播和演變
1.近代中國人對個人主義本質的認識以及個人主義的曆史地位
2.西方個人主義在五四時期的傳播及其影響
3.五四時期個人主義價值觀的演變
附錄
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