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和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士,现为独立书评人、华文好书榜评委。编著有书籍《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浙江大学出版社)和《领读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
孙海彦: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现为《大众考古》杂志编辑。
本书以新中国文科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作为报道对象,以访谈对话的形式,细致再现了这些学者当年博士阶段求学与训练的情况、博士论文研究与个人学术研究生涯的关系、学术研究与时代和家国变迁之间的互动等内容。书中访谈的莫砺锋、俞可平、钱乘旦、李伯重、庄孔韶等十位学者,如今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国内各自所在领域的顶级学者。通过这样的访谈口述记录,读者足以管窥中国文科学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重建与复兴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代学人的学术之路与思想精华,值得参考。
熟悉学术史的读者都知道,学脉的传承就像人类的血缘纽带一样,是点对点的传递过程,老师傅带着学徒在学海中艰难跋涉,是古人做学问的基本方式。现代学术体系建立后,传统学术传承模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导师一人带多个博士,甚至“放羊式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上世纪80年代的学...
评分 评分《开山大师兄》是自己的第三本书,跟前两本书《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和《领读中国》类似,这同样是一本以访谈为主体内容的论著。前三本书都以访谈录的形式呈现(《领读中国》中每家读书会的案例里附有沙龙实录和我个人的相关原创文章,但仍然是以会长访谈为主体),这自然跟我...
评分一本好书都会具有值得挖掘的多重价值,《开山大师兄——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访谈录》也不例外。该书聚焦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以访谈录的形式再现了莫砺锋、俞可平、钱乘旦、李伯重、庄孔韶、马敏、罗钢、葛剑雄、陶思炎、胡星亮这十位“堪称一代学术精英”的大师兄的艰辛求...
评分一本好书都会具有值得挖掘的多重价值,《开山大师兄——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访谈录》也不例外。该书聚焦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以访谈录的形式再现了莫砺锋、俞可平、钱乘旦、李伯重、庄孔韶、马敏、罗钢、葛剑雄、陶思炎、胡星亮这十位“堪称一代学术精英”的大师兄的艰辛求...
这是智者的声音,也是前行者的步履之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本访谈录为所有读者提供了一个可能。
评分归纳起来: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评分可以再深一点
评分从访谈录的角度来涉及改开后首批博士研究生的话题,这本书算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从访谈里,其实也能看到这些学者的学术早期路径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机遇让他们走上了历史的前台。从里面看看学术传承和历史变动的关联,也挺有意思的。
评分读完之后,深深感慨:搞学术的,但凡想成为大师级别的人物,除了刻苦铭研,还要有大的格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