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和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士,现为独立书评人、华文好书榜评委。编著有书籍《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浙江大学出版社)和《领读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
孙海彦: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现为《大众考古》杂志编辑。
本书以新中国文科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作为报道对象,以访谈对话的形式,细致再现了这些学者当年博士阶段求学与训练的情况、博士论文研究与个人学术研究生涯的关系、学术研究与时代和家国变迁之间的互动等内容。书中访谈的莫砺锋、俞可平、钱乘旦、李伯重、庄孔韶等十位学者,如今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国内各自所在领域的顶级学者。通过这样的访谈口述记录,读者足以管窥中国文科学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重建与复兴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代学人的学术之路与思想精华,值得参考。
三年多以前,我在青岛路的万象书坊,敲打完了《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的最后一个字。书稿杀青之时,没有任何喜悦,因为当时这本书的出版,还仍然是前途未卜,不知花落何方。 三年后的今天,同样是在万象,我又开始敲打《开山大师兄》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而此时的万象,已经从青岛...
评分 评分1983年5月27日下午,人民大会堂。18位有志青年,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最高学历的拥有者。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大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召开)上,几乎热泪盈眶的青年们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紫红色封面、印有金色国徽的博士学位证书,中国的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
评分一本好书都会具有值得挖掘的多重价值,《开山大师兄——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访谈录》也不例外。该书聚焦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以访谈录的形式再现了莫砺锋、俞可平、钱乘旦、李伯重、庄孔韶、马敏、罗钢、葛剑雄、陶思炎、胡星亮这十位“堪称一代学术精英”的大师兄的艰辛求...
评分《开山大师兄》是自己的第三本书,跟前两本书《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和《领读中国》类似,这同样是一本以访谈为主体内容的论著。前三本书都以访谈录的形式呈现(《领读中国》中每家读书会的案例里附有沙龙实录和我个人的相关原创文章,但仍然是以会长访谈为主体),这自然跟我...
正在进行的历史
评分一夜读完大师兄,学长风骨留心中。 勤学精进有关怀,胜过学阀好几重。
评分一夜读完大师兄,学长风骨留心中。 勤学精进有关怀,胜过学阀好几重。
评分挑了几个自己熟悉的大师兄读了读,仿佛亲自聆听了他们的故事,有很多启发。最大的一个印象和读《七十年代》一样,无论社会环境如何浮躁,如何不需要读书,都要坚持读书,一方面可以忘记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也会在冥冥中找到未来的方向。莫砺锋,钱乘旦,马敏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经历。其实我觉得这个形式很好,每个学校每个系都应该对代表这个专业的老师采集口述史,留作精神财富。学科传承,总不能停留于冷冰冰的几个量化统计数字吧。
评分一夜读完大师兄,学长风骨留心中。 勤学精进有关怀,胜过学阀好几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