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神明

文学与神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施议对 台湾彰化人,出生于福建泉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副研究员、香港新亚洲出版社原总编辑。现为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河南大学兼职教授。曾师事夏承焘、吴世昌研习词学。有《问与音乐关系研究》、《施议对词学论集》以及《当代词综》等多种著作行世。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施议对 编纂
出品人: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1-5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0803603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饶宗颐 
  • 国学 
  • 访谈录 
  • 学术 
  • 施议对 
  • 文论 
  • 文化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以访谈形式,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对饶宗颐学艺大世界作一概括描述。从横的角度看,既展示饶公在史学、文学、经学乃至甲骨学、秦简学、敦煌学诸多领域的独特见解及建树,又呈现饶公于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琴艺诸多方面的风貌及成就;从纵的角度看,则于宇宙观、神学观、艺术观以及对世界万物的认识论,作深入的探索及讨论,颇多新创之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卞毓方在《寻找大师》一书中,一开篇就言及自掏腰包买机票,从京都飞敦煌,只是为见上饶公一面,彼此交流仅是问候语一句话,但也觉心满意足。 如今读到施议对编篡的《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既可理解饶公学养广厚,通达高妙,亦可体会卞毓方之不惜代价以一睹饶公...  

评分

饶先生在书中前部分谈及对古史的掌握与运用、中外字母、文字的意与音、符号、图形与图案等内容,多涉及考据与声韵学、训诂学、甲骨学等。中间部分涉及宇宙、宗教、神佛内容。此两部分先生较少涉及义理,更多的讲述方法与渊源,且少有定论,这或许正如先生所言:宇宙没办...

评分

卞毓方在《寻找大师》一书中,一开篇就言及自掏腰包买机票,从京都飞敦煌,只是为见上饶公一面,彼此交流仅是问候语一句话,但也觉心满意足。 如今读到施议对编篡的《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既可理解饶公学养广厚,通达高妙,亦可体会卞毓方之不惜代价以一睹饶公...  

评分

饶先生在书中前部分谈及对古史的掌握与运用、中外字母、文字的意与音、符号、图形与图案等内容,多涉及考据与声韵学、训诂学、甲骨学等。中间部分涉及宇宙、宗教、神佛内容。此两部分先生较少涉及义理,更多的讲述方法与渊源,且少有定论,这或许正如先生所言:宇宙没办...

评分

饶先生在书中前部分谈及对古史的掌握与运用、中外字母、文字的意与音、符号、图形与图案等内容,多涉及考据与声韵学、训诂学、甲骨学等。中间部分涉及宇宙、宗教、神佛内容。此两部分先生较少涉及义理,更多的讲述方法与渊源,且少有定论,这或许正如先生所言:宇宙没办...

用户评价

评分

世人多知饶宗颐为大师,然不知其何以然为大师,加之并无所谓大部头“代表作”行事,以致不解者竟有欺世盗名之惑。所谓“南饶北季”并称,实属笑柄。用李绅的话说,饶先生做学问,是罕见的“特别聪明,读书又特别多”者。此书亦诚可如访谈者施氏所说,为后学一睹饶公学问堂奥之读本。约略观之,饶氏之学,一在甲骨、简帛、敦煌,二在近东与印度历史语言学,三在词学、书画文艺之属。这三项我都只有仰止的程度,没有评判的资格。但能看到另一点是,唯独对于西方思想史源流,饶公确实是门外汉。书中偶几处论及古希腊罗马历史/神话/宗教,希伯来-基督教文明传统者,全不在点,渠令人讶异其外行如此。至若发现西方文化之深髓实在神学,须重揭中国文化中神的在场云者,认识亦尚属表面,不过80年代的刘小枫之水平也。

评分

“饶学”“形上词”,百年后待定。“顿悟与渐悟”那一章读的最欢!

评分

世人多知饶宗颐为大师,然不知其何以然为大师,加之并无所谓大部头“代表作”行事,以致不解者竟有欺世盗名之惑。所谓“南饶北季”并称,实属笑柄。用李绅的话说,饶先生做学问,是罕见的“特别聪明,读书又特别多”者。此书亦诚可如访谈者施氏所说,为后学一睹饶公学问堂奥之读本。约略观之,饶氏之学,一在甲骨、简帛、敦煌,二在近东与印度历史语言学,三在词学、书画文艺之属。这三项我都只有仰止的程度,没有评判的资格。但能看到另一点是,唯独对于西方思想史源流,饶公确实是门外汉。书中偶几处论及古希腊罗马历史/神话/宗教,希伯来-基督教文明传统者,全不在点,渠令人讶异其外行如此。至若发现西方文化之深髓实在神学,须重揭中国文化中神的在场云者,认识亦尚属表面,不过80年代的刘小枫之水平也。

评分

泰斗中的泰斗

评分

饶自称“玩”学术倒是大体不错,家境富足,从学、交接亦属上乘,对不同领域的涉足(六十岁习楔形文字)证其兴趣之广且泛。但其议论除征引鸿富,并无高妙之处,三重证据法不知意义何在,对顾颉刚(疑古)和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批评我无法认同。前六章与第七章的访谈内容风格差异太大,前者当是经过翻书复核润色,格外炫技,想看饶平常论学谈吐,直接看后者即可。纂者疯狂为自己加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