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云原生架构下微服务最佳实践

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云原生架构下微服务最佳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启军,目前就职于华为公司架构部,负责华为公司的Cloud Native、微服务架构推进落地,前后参与了华为手机祥云4.0、物联网IoT 2.0的架构设计。曾任当当架构师,主导电商平台架构设计,包括订单、支付、价格、库存、物流等。曾就职于搜狐,负责手机微博的研发。十余年的技术历练,也曾作为技术负责人带领过近百人的团队。公众号“奔跑中的蜗牛”的作者。

出版者: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启军
出品人:博文视点
页数:3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7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2135120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架构 
  • 云原生 
  • 微服务 
  • 架构,云原生,微服务,一致性,可用性,扩展性 
  • 计算机 
  • 技术 
  • 开发_架构 
  • 分布式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云原生架构下微服务最佳实践》从架构、研发流程、团队文化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Cloud Native。作者长期活跃在研发一线,具有丰富的架构设计经验,也曾亲身经历过很多失败的架构设计,如很多团队在实施微服务架构的时候,只强调拆分服务,根本没有理解微服务架构应该怎么做。《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云原生架构下微服务最佳实践》就是想告诉读者,除了拆分服务,还要把哪些事做好,例如基础设施、一致性、性能、研发流程、团队文化等。

《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云原生架构下微服务最佳实践》共分为10 章,第1 章从整体上描述了Cloud Native 的起源、组成及原则等;从第2 章到第7 章重点描述了微服务架构、敏捷基础设施及公共基础服务、可用性、可扩展性、性能、一致性等方面的设计实践;第8 章介绍了Serverless 和Service Mesh;第9 章介绍了如何构建研发流程;第10 章介绍了如何建设团队文化。

《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云原生架构下微服务最佳实践》希望给技术管理者、架构师和有一定基础的技术人员提供帮助,特别是希望改变研发模式,从交付型软件过渡到云服务的传统软件企业开发者,此书将帮助你少走弯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又是一本写云原生架构的好书。这本书与《未来架构》面临同样的难题,云原生这个问题太大,不像云、微服务架构这些问题那么相对紧凑,粒度小到可以被当作一个易于处理的点来对待,云原生更像是一个由这些可以被看作点的相关技术构成的体系,每一个点要想说清楚都至少需要一本书...

评分

又是一本写云原生架构的好书。这本书与《未来架构》面临同样的难题,云原生这个问题太大,不像云、微服务架构这些问题那么相对紧凑,粒度小到可以被当作一个易于处理的点来对待,云原生更像是一个由这些可以被看作点的相关技术构成的体系,每一个点要想说清楚都至少需要一本书...

评分

又是一本写云原生架构的好书。这本书与《未来架构》面临同样的难题,云原生这个问题太大,不像云、微服务架构这些问题那么相对紧凑,粒度小到可以被当作一个易于处理的点来对待,云原生更像是一个由这些可以被看作点的相关技术构成的体系,每一个点要想说清楚都至少需要一本书...

评分

又是一本写云原生架构的好书。这本书与《未来架构》面临同样的难题,云原生这个问题太大,不像云、微服务架构这些问题那么相对紧凑,粒度小到可以被当作一个易于处理的点来对待,云原生更像是一个由这些可以被看作点的相关技术构成的体系,每一个点要想说清楚都至少需要一本书...

评分

又是一本写云原生架构的好书。这本书与《未来架构》面临同样的难题,云原生这个问题太大,不像云、微服务架构这些问题那么相对紧凑,粒度小到可以被当作一个易于处理的点来对待,云原生更像是一个由这些可以被看作点的相关技术构成的体系,每一个点要想说清楚都至少需要一本书...

用户评价

评分

相比于同类型书中贴配置算很少的了,通篇基本都是干货。当然也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好在文笔通顺,全程看下来不会难受。

评分

对目前主流框架以及主流架构的介绍,还可以,基本都有介绍到,看完能有个全面的认识,适合入门

评分

这书也可以给到8.5以上????通篇都各种抄,大众架构理论。。除了最后一章的管理思维,没看到作者的任何思考,让我觉得这本书作者真的懂什么是云原生吗??

评分

2019-03-13 初读; 2019-06-10重读;怎么说呢,大纲还是挺有意思的,要实现云原生需要什么,答曰:第一是基础,即敏捷的基础设置(数据库、缓存、队列、ID 生成 和 CT 调度等),其次是设计方面,体现在:可用性(降级、发布:蓝绿、金丝雀、影子)、可扩展性(扩容、partition)、性能(异步化提升吞吐,书中提到,kafka 的吞吐量是 db 的三四十倍,缓存提升读性能(redis 10w tps),CQRS 等)、一致性(各种模式)等等.. 整体来说,还是太过浅显 ... 当成一个 introduction 中的 introduction 吧 ...

评分

还行吧,中间贴代码部分显然是注水。但是能够把整个微服务的框架的讲得比较清楚,能综述出来已经不容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