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中國現代著名作傢,颱灣女性文學開山人。1918年齣生於日本大阪,1921年隨父母返迴颱灣,1923年又隨父母遷居北京。1948年迴到颱灣,開始文學創作。1967年創辦《純文學月刊》,1968年創立純文學齣版社。提齣“純文學”的概念,提倡不含政治及商業目的的文學創作。1994年榮獲“世界華文作傢協會”及“亞華作傢文藝基金會”頒贈的“嚮資深華文作傢緻敬奬”,1998年榮獲“第三屆世界華文作傢大會”“終身成就奬”。
其自傳體長篇小說《城南舊事》,1999年獲第二屆五四奬“文學貢獻奬”,德文版獲瑞士 “藍眼鏡蛇奬”。
代錶作有《城南舊事》《春風》《曉雲》等。
《城南舊事》是颱灣文學祖母級人物林海音久負盛名的自傳體小說,全書以孩童澄澈的視角,追述瞭20世紀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往事。
書中通過英子用童稚的眼睛洞察世間的悲歡離閤,用純淨的心靈感受人情冷暖,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從而勾勒齣人們心底永不泯滅的純真與善良。而對老北京人事風物的種種描寫,又反映齣一個時代的曆史風貌。有極強的曆史價值和社會意義。兩者相結閤,使《城南舊事》成為公認的鄉愁文學力作。滿紙淡淡的哀愁與詩意,感動瞭一代又一代讀者。
《城南舊事》於1999年入選《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獲第二屆五四奬“文學貢獻奬”,德文版獲瑞士頒贈的青少年文學 “藍眼鏡蛇奬”等諸多奬項,成為暢銷數十年的不朽文學經典。
“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①英子的故事就从这个冬天开始娓娓道来。《城南旧事》这部作品中,有作者的儿时记忆,也有作为小说所虚构的成分,然而最吸引人之处,还是林海音以非...
評分《城南旧事》这本书的经典程度,那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一直无缘细读,小时候的教材也不是人教版的,于是拖到现在才有机会读完全本。不过读书本来讲得就是机缘,而且书中有些东西,是要自己有一番经历才能真正体会的。 作者林海音在序言中曾提及自己那段无忧无虑,令人怀念的...
評分记得很小的时候,在读小学。有天放学回家,电视里是张丰毅还很年轻平滑的一张脸,还有英子水汪汪的大眼睛。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电影的名字,只记得有草地,有张丰毅低头和英子说话。当时只是害怕地想英子啊千万不要被坏人拐走。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部叫《城南旧事》电影里的镜...
評分1931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初九,台湾人林焕文在北平东单三条的日华同仁医院逝世,享年四十四岁。 几天后,林焕文火化。他的妻子黄爱珍眼目低垂,看着六个孩子。六岁的长子燕生捧着骨灰盒居中,长女含英神情严肃,一脸哀伤,而两岁的燕璋似乎不明所以,还在挖着鼻子。 林含英当时...
評分《城南旧事》这本书的经典程度,那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一直无缘细读,小时候的教材也不是人教版的,于是拖到现在才有机会读完全本。不过读书本来讲得就是机缘,而且书中有些东西,是要自己有一番经历才能真正体会的。 作者林海音在序言中曾提及自己那段无忧无虑,令人怀念的...
感覺電影比原著更好。
评分北平和颱灣都是,熱鬧又悲傷
评分沒有生活在北京,也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所以很難代入,我倒更喜歡作者第三部分的內容,特彆是玖瑰,金鯉魚的百襇裙,看後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评分最喜歡第一編,重讀時可隻讀這一編。
评分19書8。19夜看完瞭第一遍《城南舊事》,幾個小故事,語言很平實,卻感人至深。鼕陽-童年-駱駝隊,寫駱駝;惠安館,寫瘋子;我們看海去,寫小偷;蘭姨娘,寫棄妾;驢打滾兒,寫宋媽;爸爸的花兒落瞭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寫父親。不同的人或物,共同的離去。文字寫到這份上,返璞歸真,瞭不起!20看完瞭《城南舊事》第二遍北平漫筆,第三遍鼕青樹,也很好,但稍遜於第一編。裏麵提到瞭金受申《老北京的生活》,陳鴻年的《故都風物》。查瞭一下,都是好書,有機會看。幾十年過去,城猶在,人不同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