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为什么可以使用物理学分析管理学? 1
埃隆•马斯克:用物理学思维改变世界 9
自序 21
绪论 25
第一章 目标与哲学 37
1.1 人类的目标 37
1.2 《道德情操论》的主要内容 37
1.2.1 《道德情操论》的主要内容 37
1.2.2 审慎、合宜与慈善三种学派的分类与核心思想 42
1.3 《中庸》的主要内容 46
1.4 为什么选择合宜或中庸? 47
1.5 哲学如何影响人们的决定? 50
1.6 影响 54
第二章 广义动能定理 55
2.1 广义动量定理的定义 56
2.2 广义动量定理的由来 56
2.2.1 广义动量定理与动量定理 56
2.2.2 广义动量定理与爱因斯坦的成功方程式 58
2.2.3 广义动量定理与稻盛和夫的结果方程式 58
2.3 广义动量定理与动量定理的异同 59
2.4 广义动量MV:目标与成果 60
2.5 广义动量定理的7要素 60
2.5.1 广义力量F 61
2.5.2 广义方向α 64
2.5.3 作用点 65
2.5.4 时间t 65
2.5.5 数量n 66
2.5.6 质量m 66
2.5.7 广义速度V 67
2.6 成果MV与影响 67
2.7 广义动量定理的应用案例分析 68
2.7.1 力量F的应用分析 68
2.7.1.1力量F应用于《战争论》 68
2.7.1.2力量F应用于核心竞争力 69
2.7.1.3力量F应用于科斯定理 70
2.7.2 方向α的应用分析 73
2.7.2.1 方向α应用于《战略论》 73
2.7.2.2 方向α应用于竞争战略 75
2.7.2.3 方向α应用于专业化 76
2.7.3 作用点的应用分析 77
2.7.3.1 作用点应用于聚焦理论 77
2.7.4 时间t的应用分析 78
2.7.4.1 时间t应用于科维的时间管理法 78
2.7.4.2 时间t应用于贝克尔的时间分配理论 79
2.7.5 数量n的应用分析 81
2.7.5.1 数量n应用于工业工程 81
2.7.6 质量m的应用分析 82
2.7.6.1 质量m应用于质量管理 82
2.7.7 速度V的应用分析 83
2.7.7.1 速度V应用于兵贵神速 83
2.7.7.2 速度V应用于生产理论 84
2.8 五种增加成果的手段 86
2.9 广义动量定理的层级结构 93
2.10 广义动量定理的适用范围 94
第三章 系统思考 95
3.1 系统思考的定义 95
3.2 系统思考的发展 97
3.3 系统思考的介绍 100
3.4 系统思考的使用 103
3.5 系统思考的影响 103
3.6 系统思考的层级结构 104
3.7 系统思考的应用案例分析 106
3.7.1 负反馈的应用分析 106
3.7.1.1 负反馈应用于自我控制 106
3.7.1.2 负反馈应用于均衡价格论 107
3.7.2 正反馈的应用分析 113
3.7.2.1 正反馈应用于比尔•盖茨的正反馈模型 113
3.8 系统思考的适用范围 113
第四章 管理学目的与概论 114
4.1 管理学的目的 114
4.2 管理学概述 114
第五章 管理学基础理论 137
5.1 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德鲁克理论 137
5.2 成果MV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 138
第六章 广义动量定理与管理学 141
6.1 力量F与管理理论 141
6.1.1 力量F与托夫勒的《权利的转移》 141
6.1.2 力量F与贝克尔的人力资本 144
6.1.3 力量F与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 145
6.1.4 力量F与约翰•科特的领导力 147
6.2 方向α与管理理论 148
6.2.1 方向α与西蒙的管理决策理论 149
6.2.2 方向α与波特的竞争战略 150
6.2.3 方向α与企业战略 155
6.3 作用点与管理理论 171
6.3.1 作用点与聚焦理论 171
6.3.2 作用点与特劳特的定位理论 173
6.3.2.1 作用点与特劳特的定位理论 173
6.3.2.2 广告营销与采样定理 187
6.3.2.3 霍普金斯的试销实验 192
6.3.3 作用点与高德拉特的TOC制约理论 193
6.3.4 作用点与克里斯坦森的破坏性创新 195
6.4 时间t与管理理论 200
6.4.1 时间t与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 200
6.4.2 时间t与德鲁克的时间管理法 201
6.4.3 时间t与科维的时间管理法 203
6.4.4 时间t与番茄工作法 208
6.4.5 帕金森定律在时间上的运用 209
6.5 数量n与管理理论 212
6.5.1 数量n与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212
6.5.2 数量n与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 215
6.6 质量m与管理理论 222
6.6.1 戴明的14要点 222
6.6.2 朱兰的质量三部曲 224
6.6.3 克劳斯比的零缺陷 226
6.6.4 六西格玛管理 227
6.7 广义速度V与管理理论 229
6.7.1 世界三大生产理论之间的关系 229
6.7.2 福特的流水线生产 234
6.7.2.1 流水线生产和负反馈分析 236
6.7.2.2 使用水库模型分析流水线生产 237
6.7.3 丰田生产方式(TPS) 239
6.7.3.1 大野耐一的丰田生产方式分析 241
6.7.3.2 看板原理和负反馈分析 243
6.7.3.3 看板数量的计算 249
6.7.3.4 使用水库模型分析丰田生产方式 251
6.7.3.5 自働化与负反馈分析 256
6.7.3.6 丰田生产方式的浪费观 258
6.7.3.7 丰田生产方式少人化案例分析 260
6.7.4 精益生产(LP) 261
6.7.4.1 精益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267
6.7.4.2 精益理论在服务业中的应用 273
6.7.4.3 精益理论在创业中的应用 277
6.7.5 高德拉特的TOC制约理论 295
6.7.5.1 TOC制约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301
6.7.5.2 使用水库模型分析TOC制约理论 309
6.7.5.3 TOC理论傻瓜式排产法 310
6.7.5.4 SDBR的本质分析和优化 318
6.7.5.5 TOC制约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35
6.7.5.6 TOC制约理论在配销行业中的应用 344
6.7.5.7 TOC的思维流程 352
6.7.5.8 有效产出会计 355
6.7.5.9 TOC金字塔 369
6.7.6 流水线生产、精益生产和TOC的分析 372
6.7.6.1 三大生产理论的基本原则 372
6.7.6.2 三大生产理论的缓冲管理 376
6.7.6.3 工序总用时公式 380
6.7.6.4 利特尔法则 392
6.7.6.5 TOC的集批与丰田生产方式的一件流 400
6.7.6.6 工序切换时间的解决 403
6.7.6.7 三大生产方法的混用与切换 405
第七章 系统思考与管理学 406
7.1 系统思考与管理理论 406
7.1.1 系统思考与《第五项修炼》 406
7.2 负反馈理论与管理学 412
7.2.1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413
7.2.2 西蒙的组织均衡 413
7.2.3 戴明的PDCA循环 414
7.2.4 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 415
7.3 正反馈理论与管理学 421
7.3.1 马太效应 421
7.3.2 比尔•盖茨的正反馈理论 422
7.3.3 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 433
7.3.4 乔布斯的平台理论 437
7.3.5 索罗斯的反身理论 438
7.4 系统思考的分析 449
7.4.1 利润与企业目标 449
7.4.2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452
7.4.3 价格与总利润分析 457
7.4.4 盈余转化率K和营销与推销 460
7.4.5 价格战 461
7.4.6 专业化与多样化 462
7.4.7 情报与决策 463
7.4.8 未来的商业模式 464
7.5 五种手段与管理学 466
第八章 结语 467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