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米姆•安萨利
历史学家、专栏作家,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旧金山作家工作坊(San Francisco Writers Workshop)的指导人。
1948年生于阿富汗,1964年移居美国,拥有阿富汗和美国两国血统,现居旧金山。他长期在《旧金山纪事报》《洛杉矶时报》《沙龙》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和评论,著有《喀布尔以西,纽约以东》《中断的天命》等。
塔米姆·安萨利是一位阿富汗裔美国人,他出生和成长在喀布尔,于1964年移居美国,兼有阿富汗和美国两国血统。他讲述的阿富汗故事饱含对故国家园的深切关怀,从局内人的视角为我们解读阿富汗动荡不安的内在原因。他坦言,在阿富汗,西方式的民主没有植根的土壤;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阿富汗人将无法生存。
阿富汗是中国人熟悉又陌生的邻国,然而,我们对这个深陷战争漩涡的国家知之甚少。干旱、贫瘠的土地,培育出阿富汗人独特的群体意识;永无休止的争夺、频繁的政权更迭,造就了阿富汗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它提醒每一个潜在的入侵者:你们能留下的只有坟墓,而且什么也带不走。
阿富汗的先民在史前就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原始文明,这里自古就是文明交往的十字路口、各种政治势力的交结之处,不断处于外族的征服和统治之下。过去的200多年,阿富汗每隔40年就会有强权侵入,干预其发展,破坏已取得的进步。阿富汗深陷古典文明和现代文明断裂的洼地,对于阿富汗人来说,辉煌的往昔是模糊的,历史必须重新开始。
现代阿富汗的历史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荒唐、惊悚和悲伤。两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每隔40年,就会有一个大国强行阻断阿富汗的发展,破坏其取得的进步。待强权退出,阿富汗历史才能重新开始。
这是一个被自己的恶魔破坏的国家,这是一个被反复争夺和统治的国家。塔米姆·安萨利通过阿富汗人的视角来解读祖国的历史,他驳斥了“帝国坟场”的论断,讲述了长期以来外部世界从未完全了解的阿富汗内部斗争,剖析了现代入侵者屡战屡败的致命原因。在这里,外国的干涉和入侵不是主旋律,它们只是扰乱了阿富汗的发展,阿富汗人有自己的故事,这是与所有入侵完全不同的:高高在上的私权力、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走火入魔的极端思想、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塔米姆·安萨利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阿富汗”。本书叙事流畅,为我们了解阿富汗这个长期处于国际话语权之外的国家提供了启示性的见解。
像我这样对中东历史一无所知的人,可以借此对阿富汗这个国家有点了解。 语言通俗易懂,叙事重于评论。 读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感叹生在现代的中国是多么幸运。列强势力、恐怖势力的欲望、贪婪、残忍、胁迫……几百年来一直侵蚀着这片土地,然而始终阻挡不住它生机勃勃地开出花来。 ...
评分 评分——读塔米姆•安萨利的《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作者是阿富汗裔的美国人。从他的描述来看,他的少儿时代应该大部分是在阿富汗度过的,因此即使现在的身份是外国人,但依然称的上对自己的祖国颇有了解。更何况他的家族似乎也算是阿富汗的名门望族。 作者对整...
评分【不是书评。根据本书简要整理,或许对其他读者梳理书中介绍到的阿富汗近现代史的时间线有所帮助。】 艾哈迈德·沙阿(1724-1772,1747-1772在位) · 开创杜兰尼王朝(又名阿富汗帝国)建立阿富汗历史上的最大版图(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全境,及伊朗东部),被尊为“阿富汗国父...
评分非常陌生的国度,所有的联想就指向一个词——“战乱”,从小时候隐约听到的苏联曾入侵阿富汗,到突然出现在新闻里的塔利班、基地组织,再到美国出兵。感觉这个国家已经乱到丧失了任何国家功能。 从其民众陆续有国家概念的两百多年来,阿富汗还没来得及完成国家的政治塑造、体系...
不只是简明的阿富汗史,作者的家族也是历史参与者,流亡者的身份,也使得叙述者的视角既远且近,翻译不错
评分阿富汗原来也曾有过一段世俗开明现代化的尝试的,无奈传统二元对立太过强大,新旧世界壁垒分明:城市与农村、变革与保守、温和与激进、新精英与旧贵族、国家官僚与部落领袖、世俗与宗教、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教义、新喀布尔与旧阿富汗。仓促的民主救不了这个国家,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归根结底只是城市精英阶层代理人的取向,更古老的阿富汗保守势力从未被打动,纵使是最擅长做群众路线工作的苏联也一败涂地——毕竟在伊斯兰革命派看来,左派都是不信神的人。最终,苏联和美国都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淖,并非统一团结的阿富汗不可征服,而是分裂内乱的阿富汗让征服者无力管制。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中国政府未向阿富汗派出过一兵一卒,却正在赢得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诸多矿藏资源使用权,我们在那里缺乏的军事存在恰恰是竞争优势。2019117
评分阿富汗原来也曾有过一段世俗开明现代化的尝试的,无奈传统二元对立太过强大,新旧世界壁垒分明:城市与农村、变革与保守、温和与激进、新精英与旧贵族、国家官僚与部落领袖、世俗与宗教、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教义、新喀布尔与旧阿富汗。仓促的民主救不了这个国家,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归根结底只是城市精英阶层代理人的取向,更古老的阿富汗保守势力从未被打动,纵使是最擅长做群众路线工作的苏联也一败涂地——毕竟在伊斯兰革命派看来,左派都是不信神的人。最终,苏联和美国都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淖,并非统一团结的阿富汗不可征服,而是分裂内乱的阿富汗让征服者无力管制。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中国政府未向阿富汗派出过一兵一卒,却正在赢得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诸多矿藏资源使用权,我们在那里缺乏的军事存在恰恰是竞争优势。2019117
评分之前在书店曾读过这位作者写的《中断的天命》,如今入手了这本讲述阿富汗的书。严格的来说,这本书并非历史著作,加入了更多主观化的考量,假如作为一本历史著作可能是要收到诟病的,但是如果作为对自己祖国的回望与念想却又是恰如其分的。这本书的重点是放在阿富汗的近现代史,绝大部分篇幅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时代(冷战以及后冷战时代),从内容的均衡角度来讲是欠缺的,但是却抓住了读者感兴趣的时间点进行阐述,所以有利有弊吧。本书适合初步了解之用,但不是严谨的历史著作。
评分莫名地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