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条辽太郎:日本千叶人,旅居大理七年,昵称“六”。2009年毕业于日本成城大学,主修教育学。2011年到大理,用自然农法耕种和酿造,教当地农民用贴近自然的方式种地,给幼儿园的孩子上农业课。六和妻子养育了三个孩子。
苏娅,昆明人,现居大理,曾在北京生活十年,前《第一财经日报》资深文化记者。钟爱阳光和风土的写作者。
六是一位住在大理的日本人、自然农法的传承者、自然教育的实践者、自由音乐人、80后旅者。他不愿过朝九晚五、消费至上的都市生活,渴望亲近自然和传统,于是周游列国,后来到大理生活了七年,以自然农法耕种、酿造,和朋友们一起做音乐、吹迪吉杜里管,亲自为三个孩子接生,以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成为大理新生活的地标。
七年前,苏娅和六结识。两年前,她开始跟六一同种稻、灌溉、除草、收稻、酿酒、做味噌,像个真正的农民那样劳作,感同身受地写下六一家平凡、美好、自足的生活。
《六》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一本奇迹之书,六活出了生活,苏娅写出了生活。
原文发表于《Vista看天下》432期 2018年9月15日,日本人六带着妻儿,离开大理的村居和农田,来到北京的书店参加自己的新书发布会。31岁的六面容清瘦,长发微卷,穿着朋友做的棉麻衣服,与读者分享他在大理7年的耕种生活:“我是一个农民,在日本,农民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做到...
评分去年夏天,几次长途差旅和搬家离职全部挤在一起发生。在那之后平静的空档,我读完了这本书。越看各种师长前辈发表的书评,我就越不敢轻易写自己的。只是记得在lanrenfei家半停电的闷热露台,他直接冲进屋拿出来翻开大声读出里面标记的几句话。我很高兴,因为作者写出的分明也是...
“做一个真实的人,从事有意义的工作,快乐地生活,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一种能量,唤起大家的行动。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也能让世界有所改变。这是我对目前的问题接受、思考和实践后得出的答案。”
评分我曾经很好奇,苏娅去了大理过得好吗,每天见到什么听到什么在做什么?这本书是最好的答案。跟着苏娅的笔,经历了大理的四季,看到六一家的日常,带有通感的文笔太好了。六这个日本人,活得通透轻巧,苏娅也是。若不是他们两人相遇,不会碰撞出那么好的一本书。
评分可能苏娅就是那种为写作而生的人,尽管她的写作好像才开始不久。她有种天赋——无论她如何摆弄那些文字,就好像任何事物于她都是触手可及的,而根本不需用力去抓住什么,所以她写任何景物都会给人以信手拈来、就是这样的感觉。她对色彩、气息、细节都有着非常敏锐细腻的观察与感知,当她那样自然而然地写下来的时候,会让读的人有种身处其中的感觉,莫名地就被什么瞬间或气息触动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写的并不只是那个叫六的日本人,还是苏娅在深入六的生活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世界的重新发现。苏娅的文字配得上这种视角独特的发现,而这样文字,在这个时代里其实并不多见。
评分读的时候反复想问:这样做能行得通吗?后来觉得,如果一种生活尽管不可思议、但是却被认真地过着,就没有了行得通行不通的问题了。
评分比日本漂流一族的藤原新也作品其实更诚实更受用,上条辽太郎极具日本曹洞宗的朴素,所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着内心十分富足的生活,在大理种田,有妻儿,有音乐和朋友,至于文艺青年的所谓家庭责任,孩子教育的借口,可以好好看看上条辽太郎的做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